• 69阅读
  • 0回复

岛国兴起“淘金热”——巴布亚新几内亚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5
第6版(国际)
专栏:

  岛国兴起“淘金热”
  ——巴布亚新几内亚纪行之二
  人民日报记者组
有人形容:“大山就像是炼金炉。”纵贯南太平洋的火山链在该地域的陆面上形成了一条绵亘数千里的黄金带。十九世纪中叶,在澳大利亚出现的轰动一时的“淘金热”,掀起了向这块大陆的第一个移民浪潮,极大地推动了它的经济发展。一百多年后,一个新的“淘金热”又在澳大利亚的近邻巴布亚新几内亚兴起,并正在使这个国家大大受益。
布干维尔铜金矿1972年正式投产,为巴新的“淘金热”拉开了序幕。从首都莫尔斯比港到布干维尔矿小飞机要飞行近两个小时。一到这里,人们就感受到这座世界第4大露天铜矿的非凡气势。一次可铲22吨矿石的电铲,威风凛凛地摇动着长臂;载重100吨到200吨的巨型矿石车隆隆驶过,给人以山摇地动之感;直径达130多厘米的砂浆输送管道,爬山越岭,一直伸延到26公里外的阿民瓦港,在那里砂浆经过干燥后被输往世界各地。该矿自投产以来,已产铜250多万吨,黄金260余吨,出口换汇总额近40亿基那(一基那约合1.15美元),难怪巴新矿业部的官员不无自豪地说,“布干维尔铜金矿不仅使我国结束了只依赖出口农产品的历史,它的建成也是我国从部落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继布干维尔矿之后,巴新找到新金矿的好消息不断传出。迄今已发现大小金矿十余个。国家矿产和能源部政策与协调局局长戴维·伊夫森先生的详尽介绍,向我们生动、具体地展现了黄金将为巴新带来的美好前景:
——密雪玛金矿,矿储量为6210万吨,1988年12月可开始生产,预计可产黄金220万两,白银2270万两,总产值为8.5亿基那;
——波格拉金矿,预计1992年投产,大约可产黄金1150万两,总产值为35亿基那;
——拉赫金矿今年底可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出建设方案,黄金储量为1200到1600万两,产值38亿基那……
预测数字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巴新的黄金将逐年大幅度增长。1987年为50吨,1992年可增加到130吨,本世纪末巴新可望成为世界第5大黄金生产国。这个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700美元的岛国,下个世纪将变成南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
大规模开采黄金需要巨额资金和现代技术。巴新财力、人力有限,难以独力经营金矿,必须借助外资的力量。巴新政府为此制订了对外资颇有吸引力的政策。矿产和能源部官员告诉记者,目前外国资本平均可得金矿利润的35%。这是巴新为使沉睡地下的财富造福国民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丰厚的利润和黄金的诱惑,使外国公司纷纷加入了“淘金”的行列。迄今已有60个外国公司在这里从事金矿的勘探和生产。
在巴新采访的日子里,我们听到不少有关“淘金热”在当地居民中流传的事例。据说,去年年底在波格拉金矿修直升机机场时,有人捡到了一块鸡蛋大的纯金。消息一传开,大批寻金者蜂拥而至,其中包括不少外国游客,一些在首都工作的公职人员甚至也弃官回乡挖金。巴新的土地归部落所有,有的部落乘机敛财,规定每个挖金者必须购买它们印制的面值高达100基那的“门票”方能进入矿区;在金矿区,向外来者廉价兜售黄金者随处可见,如果你运气好,兴许会买到真金而所付价钱只相当于国际金价的1/3或1/5。这类被不断添枝加叶的传闻,更煽起一些人淘金发财的欲望。
寻金者为争黄金而打架流血的事时有发生。就在我们离开巴新到澳大利亚访问的第5天,悉尼《电讯报》刊登了一条以《淘金热导致部落战争》为题的消息。消息说,在波格拉金矿区,两个部落因黄金争端而发生械斗,致使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政府不得不派出防暴警察乘直升机赶赴现场……
公正地讲,这类不愉快的插曲,比之“淘金热”对巴新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可说是“瑕不掩瑜”。因此,巴新政府并不阻止私人用土法挖金和自由买卖黄金,而是鼓励人们为国家探矿、报矿,以期发现更多的金矿。在谈及巴新黄金生产的前景时,戴维·伊夫森先生乐观地表示,“巴新金矿储量十分丰富,你们会不断听到惊人的消息。”(附图片)
  图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一黄金采矿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