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欧美贸易又起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8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欧美贸易又起风波
  本报记者 魏崴
在国际贸易中,欧美之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眼下,大西洋两岸又拉开了阵势。看样子,从现在起到12月的关贸总协定蒙特利尔部长会议召开前后,欧洲共同体和美国至少要唇枪舌剑地干上几个回合。
自从美国总统里根8月23日签署了综合贸易法案后,欧共体一直愤愤然,埋怨该法的保护主义色彩太浓,几度声称如自身权益因此受损,将“以牙还牙”地进行报复。9月22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关贸总协定理事会上,双方代表相互攻讦。欧共体指责美新的贸易法违背了多边国际贸易原则,是一颗“定时炸弹”。美国人则反唇相讥,指责欧共体在共同农业政策上大搞保护主义,还要去说别人。
欧美贸易纠纷,可以追溯到60年代,而以80年代最为尖锐。大体上,争端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农产品贸易之争。原因是生产过剩。双方都以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低价将自己的产品向对方境内或对方占有的国际市场上倾销,同时又或明或暗地各自采取若干保护主义措施,限制对方抢自己的地盘。美国今年曾建议在今后10年中,逐步削减乃至完全废除对各种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其目的主要是要消除欧共体的巨额补贴;最近欧共体在关贸总协定理事会上,要求对美国实行“国际仲裁”,则是对美国阻碍农产品进口的限制措施兴师问罪。
第二个争端是围绕“空中客车”。世界的民航机市场,原是美国的一统天下。波音公司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曾囊括了该市场的90%。可是,由于法国、西德、英国和西班牙于1970年合资创办了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美国的航空工业近10年受到了严重挑战。以1985—1987年为例,美国上述两公司从占有世界民航机市场的77%跌到66%,而空中客车公司却由占该市场的11%升至25%。美国因此指责欧洲在竞争中搞“歪门邪道”,抨击西欧有关国家政府自空中客车公司问世后,17年来给了它170亿美元补贴,使其产品可以低于成本15%—20%的价格在市场推销。欧洲人则批评美国以免税、科研合同等更为隐蔽的补贴办法,资助自己的飞机制造业,近10年来的资助金额达230亿美元之多!
这场“飞机战”近几年来愈趋尖锐,其严重性要比农产品贸易之争大得多。因为,它瞄准的是将来。据估计,今后十几年,世界空中市场上可能有2500亿美元的生意可做。欧洲是要不惜代价与美国争一争的。彼此妥协的余地都很小。
第三个争端是表现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远距离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目前,欧美尚未为此出现较大的冲突,仅在电信产品销售上小有摩擦。但是,西方分析家们认为,它可能成为欧美贸易矛盾激化的一个根源。原因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综上所述,欧美之间利益冲突不小,“贸易战”看来一时难以平息。然而,双方除争夺外,还有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关系。尽管争吵,贸易关系仍在不断发展。如1985年,双方贸易额是1200亿美元,今年估计可达1600亿。
从这个意义上讲,欧美之间的争斗,只要不把贸易保护主义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不危及左邻右舍,倒也不必完全看作是件了不起的事。
(本报布鲁塞尔9月2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