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一个值得商榷的镜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8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信箱

  一个值得商榷的镜头
  侯鸿绪
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第3集里有一个镜头:孙中山先生在演说,背后一面五色旗,同时显出字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显然,这是把五色旗当作了国旗,而又把它和孙中山扯在一起,这是有违史实,也是有违于中山先生的意愿。
五色旗原本是清朝海军一、二品职官所用的军旗,所以辛亥革命胜利后在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时,当有人提出采用五色旗时,孙中山是极力反对的,他说:“今黜满清之国而用其官旗,未免失体。”后来他主张采用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国旗,亦未被采纳。由于“意见分歧,迄未解决……暂搁其议。”(见冯自由:《中华民国国旗之历史》)
1912年3月,政权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之后,到了6月,参议院这才确定五色旗为“国旗”,由政府正式公布。对此,孙中山“闻之颇为不怿”。
1914年7月,孙中山发动武力讨袁,在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明确规定“青天白日”为党旗,“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从那以后,五色旗便成了北洋军阀历届政府的“国旗”。
把深为中山先生厌恶的五色旗作为他宣誓就职时的背景,薰莸异器,显然是不合适的。这虽然只是剧中的一个镜头,但它关系到对那个特定时代的理解以及孙中山先生在那个时代的政治态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