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请看铁路“对流运输”怪现象: 90万吨氮肥国家指令出蜀 75万吨氮肥市场调节入川 一进一出浪费9亿吨公里运力,加大运费2250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9
第2版(经济)
专栏:

请看铁路“对流运输”怪现象:
  90万吨氮肥国家指令出蜀
  75万吨氮肥市场调节入川
一进一出浪费9亿吨公里运力,加大运费2250万元
据新华社成都电 (记者成建、通讯员江力征)一面是铁路运输高度紧张,一面是运力大量浪费。成都铁路局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大量的运力被同一种物资的对流运输吃掉。
据这个局调查,目前宝成线已严重超负荷运转。这条建于1953年的铁路是进出四川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系全国的“黄金线”。近几年来,尽管宝成线运量平均每年递增11%左右,今年以来宝成线积压待运的物资仍达600万吨。北上出川的生猪、磷矿等重点物资出不去,亟待入川的石油、煤炭、化肥又运不进来,严重影响了四川省经济的发展。
这些庞大的运量中有一部分是极不合理的“对流运输”。如四川省1987年调入氮肥75万吨,调出氮肥90万吨。这一数字表明,有75万吨同一品名的氮肥分别在宝成线和襄渝线上“对流”。这种浪费是惊人的。估算这些物资平均对流运输距离为1250公里,这样就浪费了93750万吨公里的运力,加大运费2250万元。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据测算,郑州、成都两大铁路局分界口上西坝段去年实际完成货物输入输出量总计2007万吨,其中同一品名货物对流运输量高达426万吨,占总运输量的21.2%。
尽管铁路部门为缓解运力与运量的矛盾做了不小的努力,但大都被对流运输白白吃掉。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至今无人过问。今年上半年,已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通过铁路调入四川40万吨氮肥,而作为全国氮肥生产主要基地的四川,上半年又调出化肥50万吨左右。
造成对流运输的主要原因是物资调配上的多层次多渠道流通造成的。去年四川调出的90万吨氮肥是国家指令性的调拨计划,而四川调入的75万吨氮肥却是市场调节或以物换物调入的。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单靠个别方面已无力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建议国务院指派并授权一个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减少以至杜绝这种极不合理的“对流运输”,减少铁路运输压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