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蓬莱又一“仙”——记蓬莱县芦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子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3
第2版(经济)
专栏:

蓬莱又一“仙”
——记蓬莱县芦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子远
王修滋 栾永连
“张子远做事玄乎。”过去,山东蓬莱县芦洋村的老少爷们爱这样议论他,还赠给个“张冒险”的雅号。可张子远不在乎,听了,咧着大嘴笑呵呵地回敬:“搞商品经济怕冒风险,就像抱窝的老母鸡,只能卧着几个蛋翻翻颠颠,出息个啥?”
张子远冒险做的“玄乎”事,到后来,全村大小也承认并不玄乎,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说这几年吧,他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大伙别光顾脚下的土坷垃,他说,大海肥着哩!可要大把地往海里扔票子,建虾池,置网具……有人不干了,说他冒险。张子远不管旁人说什么,愣是领着大伙开发了5公里海岸,建起“海上牧场”,养殖、捕捞、加工三管齐下。很快,“牧场”变成了“银行”,钱花花地来了。接着,他又办起了机修、糕点等七八个企业,全村年总收入300多万元,人均近1000元。一些人美滋滋的,真有些晕乎了。张子远可不。1984年的一天,他向父老乡亲宣布,要贷款建一个年产2.5万吨的啤酒厂。他说:“我们不但要让中国人喝上芦洋啤酒,还要让外国人也喝喝芦洋啤酒!”
村里像发生了地震。有人直咋舌:“真是饥荒多了不压人,贷款建厂,猴年马月能还清债?”有些“精明”的人算了一笔帐:搞不好,芦洋每人得背2000元的债。到那时,哼,张子远不跳海才怪!
其实,张子远的决定是有根据的。前两年,他邀来80多位专家、教授帮芦洋筹划经济发展大计。不少专家对西山那11眼井兴趣颇浓。水质甘甜清洌,经化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上啤酒厂吧!”专家们建议。
事要办,钱要省。张子远扳着指头给大伙算:“地,就用西山上土质差的那片,咱有的是劳力,平整一下就成;土建,咱有建筑队,不愁;安装么,土法上马,能省下好多钱。建啤酒厂还可促农业:废水灌地,下脚料作饲料,办奶牛场、养猪场……”人们将信将疑。1985年2月,啤酒厂破土动工。前期挺顺当,锅炉、机械到位,厂房拔地而起……谁料,天有不测风云,已经订好的第二批贷款被冻结。张子远急得几日几夜吃不好睡不着:走,到外面想法子去!
一连几天,人们没见到他。街上传开了谣言:“张子远跳海了”。10多天后,他带着100多万元资金又出现在工地上。这些天,他把脚印和身影留在青岛、北京、大连……夜间,铺张报纸睡车站,白天,带着烧饼大葱到处跑。其间,还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皮肤病,医生命令他:“必须住院治疗。”张子远央求医生:“不能啊,家里的事正急着哪。”……
1986年7月,第一罐啤酒试产灌装成功,经专家品尝鉴定,色泽、味道、泡沫和各项物理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啤酒很快在北京、西安、青岛、广州等地打开了销路。啤酒厂一年可向国家缴纳税金300万元,获纯利400万元,芦洋村抱了个“金娃娃”。
今年5月,首批100吨芦洋啤酒进入国际市场,出口欧美。第二批正装箱待运。啤酒废水经处理浇地1000余亩,酒糟养猪200多头。
现在,没人再叫他“张冒险”了,都说他是蓬莱又一“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