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文学的经济话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4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纵横谈

文学的经济话题
滕云
现在流行一句新俗谚,谓“八十年代全民皆商”。君不见:南北东西,市声如潮盈盈乎耳,五行八作,商风大渐浸浸于心。文人为全民一分子,那“文不经商”、“士不理财”、“君子言义不言利”的老观念,自自然然地土崩瓦解了。
对此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我以为,得看你怎么说,还得看你怎么做。这里的话题很多。
譬如文学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关系。有以文学为经济手段的,有以经济为文学手段的。据闻:某青年作家写了一部孔子文学传,有关出版社均认为稿子质量上乘,就是不敢接受——没有出这书的钱。孔夫子不是倡言“贫而乐道”吗,可没有钱,他老先生的传记就出不了,到底“吾道不行”。幸好,一家有识也有钱的民办书刊发行部承担了费用,书稿才得以印刷,出版后颇受国际孔学界赞誉。这部《春秋祭》的作者慨乎言之:“金钱有资格成为作家的靠山!”是的,文学的发达不仅需要文学手段,还需要经济手段,缪斯女神没有赵公元帅帮衬,是难以翩然于世的。
倒过来,以文学为经济的手段如何?说明白点,用文学来赚钱,怎么样?出版社用文学来赚钱,用正当的文学来正当地赚钱,那是理所当然。作家付出创作劳动,获得相应稿酬,多劳多得,本来也是理直气壮。但是……作家真的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以文学为赚钱的手段吗?
这就涉及另一个话题了,即:作家的文学动机与经济动机的关系。我想,作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理应获得报酬(金钱),与作家为了报酬(金钱)而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不是一码事。一者从文学出发,着眼文学,哪怕成了十万元户,依然是作家;一者从金钱出发,着眼赚钱,做什么文学最来钱就做什么文学,怎样做文学最来钱就怎样做文学,来钱成为唯一动机或主要动机,就是商人了。
请不要误会我这么说是重文轻商。作家与商人,各有对社会的贡献,作为社会成员,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现在我们正有一些作家在步入商界。这也是引起议论的一个话题。作家变成商人是不是降格?是不是斯文扫地?如果他所在的单位、团体(文学或非文学单位、团体)需要他弃文从商,如果他本人也认定弃文从商更能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更能对社会尽责任作贡献,那有什么不好?当然也有的作家觉得搞文学没劲,视作家头衔文学事业如敝屣,寻找机会改换门庭,那是他个人的事,少了一个作家,多了一个商人,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些作家决心“下海”,到商品经济海洋中学游泳,为的是直接感受经济生活的时代气息,在时代大变革中更新生活体验,熟悉经济,熟悉各种各样的经济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对此有的同志说得不错,这是“使作家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时代的素质得到提高”之一途。这样的“弃文从商”实在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生活新事物。
作家们在经济生活的大世界中“试步立身”包含各种动机,有经济动机,有文学动机。经济动机固然受经济生活制约,文学动机也不能不受经济生活影响。积极的影响是使文学更切近时代生活,更切近现代人心,也使文学自身在现代性上更加深化。消极的影响是在正常的艺术文学与商业文学的分途中,产生了某些作家的“媚俗”心态与某些作家的“媚雅”心态。“媚俗”和“媚雅”都是文学动机商业化的反映。
于是派生了又一话题:作家意识与商人意识、文学行为与商业行为、艺术原则与商业原则的关系。报载:美国新一代名画家、二十七岁的科斯塔比,近年来采用如下方法生产“作品”,一是以时薪四点五至十点五美元雇用多名画师,临摹他的早期作品,署他的名;二是以极低廉的代价向艺术学院学生“收购作画灵感和意念”,然后由“枪手”画出,署他的名。他的画每幅售价四千至三万美元。这样他年收入超过百万,可谓工于经营。科斯塔比也许曾是真正的画家,但尔后他的商人意识取代了艺术家意识,他从事的实际上不再是艺术行为,而是商业行为,他遵循的不复是艺术原则,而是商业原则。因为第一,他的“艺术活动”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第二,他将商品生产、商品贸易的观念和手腕,渗透到艺术生产的所有环节和一切方面(从生产方式,包括雇工、收购灵感,到成品推销方式,包括为自己作广告宣传、愚弄顾客和画廊老板等等)。诚然,在商品社会中,文学艺术家以及文学艺术作品,免不了具有某种商品性,但艺术劳动和艺术产品客观具有的某种商品性,与艺术家主观上追求把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彻头彻尾化为商品是不一样的。这就不仅是列宁所说的对钱袋的依赖了,而是证明了马克思指出过的“资本主义生产同艺术相敌对”原理至今还颠扑不破。上述例子可能带有极端性,在我们这里也许没有现实性,但作为文学的经济话题之一,区分作家意识与商人意识、文学行为与商业行为、文学原则与商业原则并予以正确对待,于我们却不无现实意义或潜现实意义。
有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作家这样说:“作家的劳动虽然以个人为单位,但文学却永远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整体性的事业。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文学创作,他便不再完全属于自己。”
有一位知名青年作家,在谈到文人“下海”时表示:作家应当成为能在商品经济中游泳而不为之淹没的、具有坚定信念和坚强生活能力的人。
两代作家表达的意思,我以为都是值得纳入文学的经济话题中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