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舞蹈文化观念的延伸——从通俗舞蹈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4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舞蹈文化观念的延伸——从通俗舞蹈谈起
吴晓邦
“通俗舞蹈”这一名称是最近才出现的。现在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过去的概念不够用了。民间舞蹈、集体舞蹈、群众舞蹈等等,事实上大都可以归属于通俗舞蹈之列。而更重要的是,今天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舞蹈现象,诸如都市民众生活中的各种舞厅舞,很难为过去的概念所囊括,却能为通俗舞蹈所涵盖。提出这个概念,一方面,便于将现实中活生生地发展着的舞蹈现象尽可能广泛地纳入我们的视野,扩大舞蹈艺术的内涵。另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广泛地给予从前的概念难以包容的舞蹈现象以堂堂正正的地位。
通俗舞蹈,就是所有存在或流行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性舞蹈,它的基本特点就在其普及性、日常性、群众性、娱乐性。它渗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形式简易,内容单纯,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大多数场合实际上是他们直接去参与,共同欢乐,如民俗礼仪、节日庆典、交际活动、娱乐消遣……从农村的广场到都市的舞厅,都有通俗舞蹈的场所。与通俗舞蹈相对的是艺术舞蹈。艺术舞蹈主要是指剧场中表演的由艺术家为深刻地反映各种人生内容而创造出来的舞蹈。因此,艺术舞蹈要塑造鲜明生动、典型深刻的舞蹈形象,要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上集中表现出真、善、美。固然,艺术舞蹈也必须具有娱乐性,但与通俗舞蹈不同的是,艺术舞蹈的娱乐性来自其舞蹈形象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来自其所揭示的人生内容及其所引起的观众的精神共鸣,来自它内在的情感力量、思想力量、逻辑力量及其对观众整个心智、整个灵魂的激发。对于通俗舞蹈来说,娱乐性则是基本目的,舞蹈的形式和内涵都比较简单,适于大众参与。当人们共同投入在某种单纯的情绪中,简易的舞蹈使大家自发的生命冲动共同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就带来愉快。
通俗舞蹈与艺术舞蹈虽有区别,但更有深刻的联系。通俗舞蹈属于普及的范畴,艺术舞蹈属于提高的范畴。舞蹈的提高同样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舞蹈的普及也同样须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一个缺乏通俗舞蹈的社会,艺术舞蹈必然难以发展。因为如果广大的观众没有亲身参与舞蹈的经验,没有日常的身边的舞蹈,对舞台上的艺术舞蹈就必然隔膜,激不起强烈兴趣,领会不到舞蹈特有的美,不习惯舞蹈的表现方式,看不懂舞蹈的内容。这样,艺术舞蹈同观众的沟通就会被阻塞。如果通俗舞蹈在社会上十分发达,艺术舞蹈也就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因为通俗舞蹈在它的发展中,自然将产生提高的愿望。舞厅里,当大家都能熟练地婆娑起舞后,如适当插入一两对训练有素、姿态优美、技能高超的专家进行示范表演,淋漓尽致地展开华尔滋,沐浴爱河般的流畅典雅,或探戈自信非凡的豪放气势,既调节了舞会的气氛,又有引导人们向美的境界升华的功效。从日常的迪斯科、霹雳舞中提炼加工,创造出更高级的舞台样式,不仅能反过来影响普通的迪斯科、霹雳舞的格调和情趣,甚至也可能为艺术舞蹈创造出可资借鉴的动作形式和手段。
艺术舞蹈只有通过现实的、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生活中的通俗舞蹈为中介,在这一社会基础上导出自己的创造,才会拥有关心它的、理解它的、热情的观众。必须有这样的观众,艺术舞蹈才可能摆脱自我封闭的状态,获得生气勃勃的发展。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艺术舞蹈越来越脱离群众,越来越孤芳自赏,结果也越来越门庭冷落。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我们对社会上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生活中的通俗舞蹈的漠视,是我们绝对化地和通俗舞蹈对立起来了。从事艺术舞蹈的艺术家对通俗舞蹈往往不屑一顾,爱好通俗舞蹈的老百姓则对艺术舞蹈敬而远之;舞蹈的学术研究、评论,对通俗舞蹈毫不关心,通俗舞蹈在下层自生自灭,不能发挥沟通艺术舞蹈与大众的中介作用。假如以一种民主的而非贵族化的精神来看待艺术,一切艺术都应是平等的。艺术的高下不由其种类定,而只在于它自身水平的优劣。艺术舞蹈的种类中,有的作品可能极平庸;通俗舞蹈领域内,也常常内含着深刻的气质。高水平的通俗舞蹈,能做到雅俗共赏,而且正是艺术舞蹈应从中吸取营养的地方。古今中外,通俗舞蹈的发展对艺术舞蹈的发展,都发生过重要的贡献。比如爵士舞、拉丁舞、迪斯科、霹雳舞对美国舞蹈的发展就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丰富的民族民间舞,不也曾作为我们中国舞蹈的基础而发挥作用吗?在人民生活中生长着的民间舞,绝大部分也就是当时的通俗舞蹈。大凡通俗舞蹈繁荣之时,艺术舞蹈的发展也就获得一些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对大量热情观众的培养与对舞蹈形式的丰富、对舞蹈文化的普及等等。艺术舞蹈同通俗舞蹈保持着积极的、密切的联系,才能贴近时代,贴近民众,贴近观众的心。
过去,古老的农耕文化下的封建社会中产生出来的民间舞,曾经是通俗舞蹈的主要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都市早出现了大量不同于古代城市的新事物。其中,舞厅舞的出现,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舞厅舞最早来自欧洲中世纪的民间舞,只是因为它首先是属于欧洲的文化形式,所以它所渊源的民间舞,自然也就是欧洲的民间舞。比如华尔滋,就是源自德国农村的民间舞。这些民间舞先是进入了宫廷,与欧洲宫廷贵族的生活和文化相结合,变成了宫廷中的男女交际的集体舞,追求着宫廷崇尚的华美优雅的风格。历史进入现代后,宫廷大都瓦解,舞蹈回归市民手中。过去宫廷的豪华场面,逐渐被小型的沙龙、商业化的舞厅所取代。场面庞大要求统一的集体舞,也让位于一男一女成双成对为单元的、更自由更灵活的现代交谊舞。现代交谊舞在拉丁美洲,与当地豪放洒脱的文化气质相碰撞,产生了丰富多采的拉丁舞。近若干年,欧美社会对工业化社会的批判日益尖锐,回归自然的心声日益增强,加上文化多元主义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冲击,就引发了对印第安人、黑人文化的好尚,从中产生出了爵士、迪斯科、霹雳舞等新样式。这类通俗舞蹈即兴的成份更重,因而更自由、更符合个性解放的要求。
当今,由于发祥于欧洲的工业文明遍被世界,发源于欧美的通俗舞蹈,也成了现代都市通俗舞蹈的代表,很快世界化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性文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这种通俗舞蹈径直通入中国的都市,席卷了无数的青年人乃至中年人、老年人的热情,兴起了一个通俗舞蹈热。面对这个现象,从事艺术舞蹈的艺术家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
我们的胸襟应该放得更宽阔些,气度放得更恢宏些,民间舞、集体舞、舞厅舞,一切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生活中的舞蹈,我们都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样,我们才会有更丰富的营养,更广大的队伍,我们的舞蹈事业的发展也才可望同我们这改革开放的时代相适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