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夜大助他们起飞——访无锡县一批乡镇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夜大助他们起飞
——访无锡县一批乡镇干部
本报记者 高宁
到苏州采访,遇苏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朱子南。朱教授这次的话题不是文学,而兴致勃勃地邀我一起去无锡市郊区作客。他说,他不过是“借花献佛”,真正的东道主是他的学生——即将结业的苏州大学中文系无锡夜大班的一批乡镇干部。
副教授登上了乡村的讲坛,乡干部成了大学生——这件事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我随朱子南作了一趟无锡行……
(在无锡郊区山北乡二泉宾馆,学生们聚集一堂。我见到了夜大班的班长、这个区的区委书记丁浩兴。据介绍,多亏他身体力行,夜大班才得以坚持下来。一个拥有30多万人口、产值高达20多亿元的乡的领导,孜孜矻矻苦读3年,仅仅是为了一张大专文凭吗?)
丁浩兴:这几年,国家的教育事业困难重重,我这个区的教育却越办越兴旺,每年投进去财政收入的1/2,还不包括成人教育的费用(神情颇为自得)。
现在,我们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除改善了中小学教学条件外,还投资500万,分别建立了区第二轻工业学校,培养技术工人;建立了各级党校、干校,培训基层干部。至于乡以上的干部,我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受高等教育。无锡夜大班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办起来的,我们区考上了43个,大部分是乡以上干部。什么?你说有照顾因素?没有,绝对没有。每个人都要通过国家成人考试。我第一年没考上,差6分,又拚了一年,第二年才考上的。
读书辛苦不辛苦?当然苦。工作那么忙,每周还要安排一天半听课、三个晚上看书。但总算熬出来了,3年拿下了15门课程。
现在,全区乡以上干部40%达到大专程度,9位区长、书记除1人外全部达到大专水平。
无锡郊区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84元提高到去年的1071元,劳动力人均产值高达2.3万元,社会秩序安定,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下降,靠的是什么?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我们已尝到了抓教育的甜头。明年,我还要花钱办外语班,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条件。
(当天下午,朱子南的另一位学生、区党校副校长陆富根在党校和轻工学校大院内接待了我们。徜徉在宽阔的大道上,我惊叹:好一个气派所在。乳白色、奶黄色两座精巧的党校教学楼,与高大的轻工学校主楼遥遥相对,包裹着它们的是大片的果园、花木、草坪。据陆富根介绍,这个院子占地100亩,耗资400多万元。)
陆富根:我今年32岁。怎么?显得更年轻些?像个书生?其实,我是参加工作后才受到正规教育的。先是脱产念了两年区里办的高中复习班,1985年又进了大专班。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动,从乡干部提到现在这个岗位上。
学与不学大不一样。我的眼界开阔多了。如果说过去观察事物是肤浅的,表象的;现在则是宏观的,立体的。
我爱学法律、经济、逻辑、写作,这些课程和工作结合紧密。其它如古汉语、外国文学什么的,我学得很吃力,只够应付考试的。
我在乡里做过一年干部工作。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正在荡涤乡镇企业干部身上的农民意识。他们越来越重视文化教育,争先把本厂的工人送到轻工学校来培训。今年我区将有第一批80名技术工人毕业,迈开了改变工人文化构成的第一步。
(翌日上午,一艘汽艇载着朱子南师生在太湖上游弋。浩淼的太湖浪涌波翻,引起城郊管理区自行车配件厂女厂长孙金珠一番感慨。孙金珠38岁,外表沉静。据在座的同学、区水利局副局长赵荣元介绍,她内心里却有一把火。她承包着一个数千万元产值的乡镇企业,是这一方有名的女强人。)
孙金珠:经营一个乡镇企业,就如同在太湖上驾驶游艇,风雨飘摇,颠簸不定。像我们自行车配件厂,目前就面临着自行车市场饱和的危机,如不未雨绸缪,难免今后不翻船。你不必耽心,我们早已开始转产。但是,过了这道沟,还有下个坎,竞争没有尽头。正是这种形势逼得我不得不提高文化水平,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我同陆富根、赵荣元一样,从高中念到大学,苦读了5年。收获吗?当然很大。我的毕业论文《乡镇企业的出路》就是收获。我认为:乡镇企业要想进入更广阔的经济领域,根本出路在于技术的开发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个结论包含着我个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酸甜苦辣,也说出了我为什么工作那么累还想读书的原因。
(说到毕业论文,坐在一旁的赵荣元参加了我们的谈话。我已听朱子南说过,这位水利局副局长结合业务写出了一篇颇有价值的论文《太湖水系的防洪排涝》,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际,分析全面而又深入,其水平之高,令他这位大学老师都吃了一惊。果然,赵荣元开口就是谈治水。)
赵荣元:太湖水系的治理多年来缺乏整体规划,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内部关系没有理顺。你看,这里出口水位高,江阴口水位低,一旦洪峰到达,江阴口水位上升,就把太湖水憋死了。完善太湖水系需从宏观进行控制。你问我的论文吗?那只是谈谈个人的认识,没有国家统一协调,其中的想法无法付诸实现。但论文毕竟检验了我的学习成果,并把我的实践经验作了总结,对我个人大有益处。
(无锡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河埒乡的村办蠡桥饭店,东道主是河埒乡副乡长黄贵良——这个区最大规模的企业群体的主管人。他下属的一个养殖场已办到了澳大利亚,可见其魄力和才干。)
黄贵良:对这三年的学习有5点体会:视野开阔了,心胸宽广了,知识丰富了,认识深化了,写作能力提高了。
这三年苦是真苦,没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多亏丁书记领着,大家才没有散伙。一开始,和儿子一起上学,心里真不是滋味儿。现在熬出头了,可一到星期天,就下意识地想背书包。
我的论文题目是《艰难的起点,曲折的前进——河埒乡乡镇企业调查》。苏南乡镇企业经过60年代的孕育,70年代的起步,80年代的腾飞,已成为同国营企业比肩的经济实体,但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需在四个方面作出努力: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经营管理、产品开发。我今天又签了个合同,把我们乡的餐馆开到美国去。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树立乡镇企业的形象,是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据点。乡镇企业打到国际上去,才能在更优化的经济环境中完善自身。
(夜阑人静,朱子南不顾一天的疲劳,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的夜大学生。)
朱子南:你以为办夜大班是为了创收?不,从教师来说,讲一次课,连往返路程需3天,还不如在家写稿来得实惠。是这批学生吸引着我。比起本科生,他们学习认真得多。听课认真,一个个拉家带口的,住得又分散,最远的要骑车45分钟赶来听课,但从没有人无故缺席;做作业认真;写毕业论文认真。他们尊敬老师,其实,他们在结业、分配方面都无求于老师。他们尊敬的是知识,是文化。
三年来,他们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从论文中看,他们已学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来解答实践中的问题。
重视教育,是苏南经济发展的要求。过去的乡村干部只要懂农业就行了,现在村村都是现代化的农副工商联合体,干部的文化素质不提高,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仅苏州大学,这几年就办了近10期这类的夜大班,连宜兴市副市长也成了学生。
采访结束,我为充溢在苏南这片国土上的经济活力而兴奋,更为它正在焕发出来的文化活力所鼓舞。这正是农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