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经贸部采取五项措施 整治外贸环境和秩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6
第1版(要闻)
专栏:

经贸部采取五项措施
整治外贸环境和秩序
本报北京10月4日讯 新华社记者张毅、本报记者陆振华报道:经贸部将采取五项措施治理外贸环境、整顿外贸秩序,以保证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这是经贸部部长郑拓彬在今天召开的一个会议上透露的。
郑拓彬说,这五条措施是:
一、结合税收、财政、物价大检查清理整顿外贸企业,重点是“皮包”公司。对那些不具备资金、业务人员等条件、经营方向不明确的外贸企业,要撤销其经营权或调整其经营范围;经营作风不正的企业,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二、整顿出口商品收购秩序。对容易引起抢购“大战”的商品,一个一个整顿。对发生“大战”而又屡禁不止的商品,经营权要收上来,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凡是从抢购得来的好处都要退出来,有关人员要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加强计划、配额、许可证和海关监管的综合治理。对分散和放开经营的出口商品,凡国内紧缺而需限制出口的,严格实行计划和许可证管理。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并提高管理制度的透明度,接受监督、堵塞漏洞。
四、调整部分鼓励出口的政策,逐步创造平等竞争环境。为了促进外贸企业提高管理经营水平、改进经营作风,并在一定程度解决跨地区争购货源问题,积极推行自由委托代理。各地都不得设置任何障碍,进行阻拦。
五、加强进口管理,不该进口的坚决不进,特别是高档消费品。进口商品在国内的售价,要严格遵守物价管理规定,不得随意抬价。
郑拓彬说,今年我国外贸的总形势是好的,到9月20日全国出口完成2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经济效益也比预计的要好。但是,由于外贸经营管理权下放后,竞争条件不完全平等,缺少必要的自我约束措施和管理工作未跟上,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的不顾国内物资平衡,相互攀比,盲目增加出口;有的不顾条件,盲目层层下放外贸经营权,审批外贸企业掌握不严,批准的“皮包”公司较多;有的采取不正当措施封锁本地货源,割断了商品经济的自然联系;有的则利用国家给予的某些优惠政策,到处抬价抢购,干扰出口的正常秩序。一些地方进口经营管理也较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