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公开”的神通——株洲市企业实行聘任制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6
第2版(经济)
专栏:

“公开”的神通
——株洲市企业实行聘任制纪实
本报记者 吴兴华
湖南省株洲市对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起步较早。据统计,已实行聘任制的414家企业,共聘任经营者和管理人员17956名;原有的企业中层干部落聘的1220名,从工人中聘任中层和一般管理人员2846名。这一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基本做到了受聘者愉快,落聘者平静,绝大多数职工满意。株洲市委书记曹伯纯说,出现这种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行了公开的原则,透明度高。
株洲市在企业推行聘任制时,无论是招标、选举、还是考聘,自始至终都实行公开。
人才在群众之中,聘任实行公开,将过去少数几个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选拔、安排干部,变为群众推荐、挑选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从而拓宽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的来源渠道,使聘任做到优中选优。株洲冶炼厂是个有8000多名职工的大型企业。去年底,这个厂对全厂26个工序的负责人实行公开招聘,投标者有100多人。经过考试、答辩、演说,最后中标的26人,其中一半是工人。铜卷炉工序,是个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工序。中标者陶金云,是1984年进厂的新工人,年仅23岁,高中文化。过去,他在一些干部眼中是个“调皮”角色。但工人,特别是老工人认为这小伙子肯学习,主意多,舍得干,是块好料子,鼓励和支持他参加竞争。他中标后,健全岗位责任制,整顿劳动纪律,团结班组长,并以身作则带头干,使工序的面貌很快发生了变化。他上任仅5天,就带领全工序的人员生产出103吨铜,超过设计能力2倍多,创月产最高纪录。工人们说,“要是在过去,这样的人就发现不了,发现了,也很难提拔。”过去企业任命干部,往往是干部任命名单一宣布,群众意见不少。任命后,干群关系不融洽,影响生产和工作。实行公开聘任,事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选择经营者,改善了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同群众的关系,改善了经营者同管理人员的关系。
公开聘任,把聘任工作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从根本上减少了企业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过去实行任命制,企业选拔、调整干部,决定权操在少数几个负责人手上,产生了种种弊端,成为产生不正之风的温床。有的人为了当干部,为了提升,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钻营,走后门,找靠山,吹牛拍马,请客送礼,唯少数人之命是从。公开聘任,这一套都吃不开了,想搞歪门邪道,一难得手,二怕群众谴责。株洲钢厂一轧车间劳资员陈克铿说:“过去,在企业要当干部、要提升靠‘活动’;现在要靠真才实学。我是我厂这次招聘中层干部第一个投标的,我落标了,但我没有怨言,与中标者比,我差一些。”株洲钢厂宣教科长刘放明说:“过去,我们厂车间负责人对上面布置的事,不管对不对,效果好不好,群众拥护不拥护,总是附和,坚决照办。为什么呢?因为乌纱帽掌握在厂领导手中。现在不同了,要把‘官’当下去,一要有政绩,二要有群众的拥护,对上面布置的不利于生产的事、群众有意见的事,不随便执行了,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这次,株洲市聘任1万多名干部,很少有人反映聘任工作存在不正之风,企业里上下级关系也为之一新。
实行公开聘任,也给组织、人事部门和企业的经营者解决了过去调整干部难的问题。一位分管人事的副厂长说:“过去,我们厂调整一个干部都难。这次实行聘任制,全厂有216名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变动了工作,其中156名落聘或自行消失领导职务,没有一个人找厂领导纠缠。为什么?他们感到这是竞争的结果和群众的选择,不怨天尤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