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张世伦在大企业推行群体经营 天津劳保橡胶厂两月扭亏为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8
第1版(要闻)
专栏:

张世伦在大企业推行群体经营 天津劳保橡胶厂两月扭亏为盈
本报天津十月七日电 中国化工报记者程玉文、本报记者王学孝报道:天津市特等劳模张世伦在天津劳动保护橡胶厂推行群体经营工作法,改变企业旧的管理模式,调动了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企业经济效益迅速增长。短短两个月,便使这个厂扭亏为盈,利税已达百万元。
今年八月一日,张世伦中标承包了天津劳保橡胶厂。这个厂有一千二百名职工,主要生产劳动保护用品。长期以来,这个企业实行集权管理,统负盈亏,严重束缚了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企业生产质量差、成本高,浪费惊人,有的产品成本高于出厂价格。承包前,这个企业已负债高达三百二十万元,亏损额三十八点七六万元。张世伦承包后,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根据这个企业的特点,把原有的企业整体,按生产经营的需要,分解成四十二个紧凑相联的群体,这些群体有的是车间,有的是班组,或者只是几个人。对这些群体的承包人,全部引入竞争机制,招标定岗,实行自主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职工在群体中,实行股份制、租赁经营制或群体风险抵押。
新的管理机制的产生,从根本上加强了职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全厂人人当家理财,个个精打细算,生产单耗大幅度下降,仅九月份一个月就节约橡胶三千二百九十七公斤,节约棉布一万一千零八十米,降低成本四万零四百二十一元,同时质量大幅度上升,九个主要产品的质量超过计划指标,增加效益三万四千三百八十八元。
新的管理机制为职工提供了直接参与经营、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由十八名技术人员自愿组合的技术开发经营部,一个月就提出十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其中技术员陈玉平研制的绝缘鞋新型电机,已经投入使用。
根据目前职工的情绪和干劲,张世伦和他的助手们很有把握地预言:“到年底我们厂的利税将会突破二百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