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老红军当上了“破烂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8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老红军当上了“破烂王”
张文祥
唐得胜当上了“破烂王”,这在承德市被许多人当作新鲜事。论年纪他已七十有二;论资格他是1931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战士;论功劳他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有功之臣,光勋章就得了20枚;论工资一个月300多元,足够花的。可他为啥干起了收购破烂的行当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23年前,唐得胜就从部队离休住进了承德军分区干休所。他每日栽花种菜,侍弄果树,生活得安然自在。可是改革的浪潮也涌进了这片“世外桃源”,摆弄了一辈子刀枪棍棒,打过无数次胜仗的老功臣再也坐不住了。他想,如今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在搞改革,我怎么好坐享其成纹丝不动呢?于是,他算开了干休所的小九九,想为大伙办点实事。干休所一共有40户居民,有10户老干部的遗孀,多年来,一直靠国家照顾,逢年过节院里每家每户的补助、副食补贴又要用去国家许多资金,为什么不能想个办法自力更生为全所谋福利,减轻国家负担呢?
正在唐得胜考虑该办什么项目的时候,今年3月承德地区电视台播出了电视剧《破烂王》,他被剧中主人公的精神打动了。当晚,与老伴商量:“别的咱们干不来,收破烂总还行吧?”他老伴也是军人出身,办事爽快,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唐得胜就向承德军分区的领导同志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分区党委和干休所党委的大力支持,还派了两名同志协助他工作。
几天后,他掐着一把介绍信在承德市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之间跑开了。听说老红军要开办废品收购站,各单位都开绿灯。他东拼西凑地弄了1.5万元作垫底,就这样,“承德军分区干休所废品回收站”成立了。4月20日正式开业那天,唐得胜穿一件蓝布大褂,戴顶草帽,扛着杆秤,推着小车走街串巷收起了破烂。他嗓子喊哑了,胳膊被晒得脱了一层皮。从那天起,市内的几家医院多了一位拣废瓶子、捆破药盒子的“勤杂工”,居民区多了一位收废品的“保洁工”。一个月下来,院子里的各种废品堆成了山,他又组织分类打包,通过土产部门发运出去。
唐得胜整日里与破烂打交道,有时忘了吃饭,顾不上睡觉。这对他来说全不在话下,使他怵头的是传统观念的阻力。儿女们不理解父亲的心意,又心疼父亲的身体,星期天都回到家里集体做父亲的思想工作:“打了一辈子仗,身上的伤疤东一块、西一块的,又这么大岁数了,受这份累干啥?”“您缺钱花我们给您。”
唐得胜早知道孩子们要出来阻拦,他拿出延安大生产时的照片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军队遇到经济上的困难,组织搞大生产;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建设也有许许多多困难,这也有我的一份责任啊。”
“可您是老红军,干这个‘二等乞丐’的职业会被人看不起,丢荣誉的。”女儿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心里话。唐得胜神情变得异常严肃:“我15岁参加红军时没想到被人看不起,在延安那阵儿中央领导同志都参加劳动,纺线织布,种庄稼,都把这些视为荣誉。我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临死也没想到过什么荣耀、待遇。现在我是一名普通老百姓了,老本是不能吃一辈子的。”唐得胜不但没被儿女们说服,反而给他们上了一堂传统教育课。打那以后,孩子们还经常为父亲想些新点子。
但是,社会上的闲言碎语又接踵而来。
“这么有功的干部还收破烂?”
“要当万元户,也不能去收破烂啊。”
“你挣这么多钱干啥用呀?”
对这些,他全不予理睬。但由于收购任务很重,他也在钱上作开了文章,每天外出收购,要带现钱,把老伴的“小金库”打开了不知多少回。每次他去土产公司交售完废品,都有一笔收入,他除留足周转金之外,一律存入银行。他说:“有人问我一个月挣多少钱?现在还无可奉告,年底看我们干休所的家家户户能添多少肉蛋菜、烟酒糖吧。”
如今,唐得胜已成了有名的“破烂王”,他收去的虽然是破铜烂铁、废物杂品,给人们留下的却是艰苦奋斗的传统本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