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国营天津第二棉纺织厂推广先进经验和培养劳动模范工作中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3-04
第2版()
专栏:

国营天津第二棉纺织厂推广先进经验和培养劳动模范工作中的问题
中共华北纺织管理局委员会
去年十月人民日报对国营天津第二棉纺织厂(以下简称二厂)不重视工人先进经验的错误进行了批评以后,为了帮助二厂彻底改正错误,我们曾对二厂的领导工作进行了一次检查。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二厂的领导干部在培养先进生产者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工作中确实是有很多问题的。
二厂织布工人王德山,是一九五零年天津市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代表。天津解放以后的两年多中,他从来没有出过一匹次布。但是在王德山所在的工作班内,别的工人每天出的次布,常有十多匹以至几十匹,后来甚至多至一千匹左右。很明显的,假如二厂的领导干部很好地总结和推广了王德山的操作经验,这种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进。
去年春天以来,二厂的领导干部开始注意总结王德山的工作法。但部分干部还认为王德山的工作法不过是“精、气、神”和“劳动态度好,干活总是一股子劲”而已,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有的甚至认为王德山的工作法还不如别人的好。对于这种错误思想,二厂的领导干部没有及时地给以批评教育。因此对于王德山的工作法虽然前后测定了两次,但是毫无结果。
以后,华北纺织管理局曾一再指示二厂总结和推广王德山的工作法。但是二厂的领导干部却错误地打算调他做管理工作,想以这种方法“保持”王德山的劳动模范的光荣。去年秋季,天津市各企业单位普遍地学习郭瓦廖夫工作法。王德山把自己和本组几个人的经验作了一次总结,并在小组内加以推广。以后华北纺织管理局工作组虽然又帮助二厂把王德山的经验总结了一次,结果,只总结出一个“三勤工作法”。
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和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在总结郝建秀工作法中,批判了“三勤三快”的错误的方法。在这以后,二厂领导干部才派专人研究总结王德山的工作法。但是由于领导干部忙于事务工作,这次总结还是没有做好。直到十月间,中央纺织工业部派人到二厂协助进行测定时,这种情况才有了根本的转变。
不重视先进经验的情况在二厂不是偶然的。细纱间挡车工王淑兰(天津市的劳动模范)每天只出二、三两皮辊花,最多不过出半磅(一般细纱工人的皮辊花有一磅到两磅的)。但二厂领导干部却从没有测定和分析过王淑兰的工作法。筒摇间张秀兰(劳动模范)的产量很高,每天能打一百八十绞至一百九十绞(当时定额为一百四十七绞),并且从来没有出过坏轴。车间管理员也曾对她的工作法作过一次测定;但是测定后只说了一声“接头快”,以后就没有下文了。
为什么二厂的领导干部这样不重视先进经验呢?
第一、他们对于培养劳动模范的目的认识模糊。从一九五零年五、六、七月二厂发动劳动竞赛以来,厂里曾出现了不少劳动模范。二厂的领导干部也曾经注意了对劳动模范的培养,并作了一些“总结经验”的工作。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培养劳动模范,二厂领导干部并没有明确的思想。他们常常是为了保持劳动模范个人的“光荣”和“成绩”而去做培养工作。这样他们也就必然忽视了劳动模范的先进经验对于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改进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他们也就不可能认真地对劳动模范的先进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并把它推广。因此,二厂的劳动模范被选出以后,大多是传颂一时,而后消声敛迹。
第二、二厂的领导干部在工作方法上有事务主义的倾向。虽然他们也想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但事实上他们却整天纠缠在事务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二厂的领导干部曾经检讨说:“我们整天忙忙碌碌,送往迎来;工作干起来有前劲没后劲,有布置没检查;在各种运动中,群众已经动起来了,我们还没有明确的目标;运动过去了也没有收场。”领导干部经常忙于琐碎的事务工作,对新鲜事物的感觉就越来越不锐敏了,对于技术人员的保守思想也就不能及时地进行批判教育。工人提了合理化建议,领导干部并不重视。工人催问时,他们总说“预算没批下来”;或者是把合理化建议报到上级去就算完事。
二厂党的总支委员会和行政领导干部应该彻底转变领导思想和领导作风,把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观点贯彻到每一件具体工作中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