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河田镇治理红山赤岭成效显著 23万亩水土极强度流失的荒山大部分披上绿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9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田镇治理红山赤岭成效显著
23万亩水土极强度流失的荒山大部分披上绿装
新华社福州10月8日电 (记者肖伦添)以水土极强度流失闻名的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23万亩红山赤岭经过5年治理,大部分荒山披上绿装。这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最近作为一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
对河田镇的穷山恶水,当地群众在解放前后曾几度治理,但成效甚微。1984年,河田镇恢复了水土保持机构后,“综合治理河田极强度水土流失区”的决策便在省、地区两级领导支持下逐步实施。有关专家制订出“种草先行,草、灌、乔结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增强了人们的信心。省、地区两级政府下决心每年调给河田镇10000吨煤,缓解了河田镇燃料紧张的矛盾。林业厅、农业厅等8家单位分别承包山头治理,实行承包责任制,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提高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河田镇修建起7256座烧煤灶、3650座节柴灶、3个太阳灶、771座沼气池。所有的山头全部封禁。光山秃岭上修成2464亩台地、3529亩水平沟、11751亩水平带、210亩梯田。在原先的不毛之地上种上良种牧草4.2万亩,营造黑荆、黄檀等速生树种和马尾松混交林、薪炭林、经济林4.5万亩,改造补植“小老松”1.3万亩。现在,长得最快的黑荆树已有8米多高,连山成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