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陶臼的悲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09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陶臼的悲哀
项东
7月5日《羊城晚报》报道,广东省三水县最近发掘的一座古墓之中的文物,有一个陶臼引人注目。这件古人的陪葬品,竟然“样式与如今山区农民所用的‘舂米臼’一模一样”。专家们认为这座古墓为东汉前期墓葬,距今约一千九百年。这样一算,舂米臼这个东西竟然在二千多年以来无一变化。陶臼有知,不知当喜耶悲耶?
其实舂米臼这个东西,从我们中华民族的手中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远远不止二千年,古时候,人们掘地为臼,其后逐渐以木石代之。《易经·系辞》说:“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这说明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能够凭藉自己的聪明而改善自己的饮食条件了。汉朝的王充在《论衡·量知》中总结说:“谷之始熟曰粟,舂之于臼,簸其粃糠,蒸之于甑,爨之以火,成熟为饭,乃甘可食。”这一套饮食程序,直到今天还是人们的生活指南。舂米臼是中华民族在古代为人类作出的一大贡献,它体现了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值得骄傲的。
然而,悲剧也就从此开始埋下了种子。
既然有了这个黑乎乎的舂米臼,炎黄子孙就一辈传一辈地围着它舂下来,数千年一贯制。从《诗经·大雅·生民》中歌唱“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开始,这舂米臼伴随着我们民族的漫长历史而始终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后汉书·冯衍传》有“儿女常自操井臼”的记叙,足见汉朝舂米臼相当普及,几乎家家都有。到了唐朝,诗仙李白在《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中感叹“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直到今天,祖国的宝岛台湾仍有以舂米臼为主要道具的民间舞蹈,其名曰“杵乐”,又名曰“杵舞”,以流行于日月潭附近的较为著名。每当夜幕降临之后,高山族姑娘三五成群,环立于石臼之畔,手持一人多高的长杵上下捣击,和以歌唱。其情其境,不能不令人对舂米臼这个俗之又俗的庞然蠢物心向往之!有了舂米臼,人们可以不吃粃糠了,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这岂是什么“光辉的顶峰”,乃至我们躺在上面数千年而裹足不前?世界上再没有比它更优越的舂米器具了吗?数千年来我们为什么不去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去追求这种进步呢?这正如同我们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类一样,稍有成功便自满起来,固步自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种自收还自足”(宋朝诗人王禹偁《畬田词五首》诗句)的社会天地之中,结果只能“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怎么能不被世界上注重科学技术进步的民族甩在后面!
倘若真的自以为是“天下之最”,而从此不思变革不求进取,倒还不失为英雄的自大,偏偏自古以来就有人看出了这舂米臼的陈旧性来。借这舂米臼而嘲笑别人的老一套,嘲笑别人蹈袭故常不图更新的,早已大有人在。远的不说,就说宋朝吧,大学者朱熹在《答许顺之书》中就批评人家“从来一个窠臼,何故至今出脱不得?”诗人黄庭坚也在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诗中吟咏:“晁家公子屡经过,笑谈与世殊臼科。”可见这舂米臼在文人墨客眼里早已成为陈旧的象征。既然如此,中国就该在那个时代产生出一种新型的器械来取代这陈旧的舂米臼才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山区农民的舂米臼还与二千年前陪葬的陶臼“一模一样”“无一变化”呢?看来,陈旧归它陈旧,嘲讽任尔嘲讽,真正动手去推陈出新的实践者在那个自然经济的时代
(又何尝只是在那个时代?)就没有出现的可能。缺乏崇尚革新崇尚进步的精神,生产力没这么大的需求,这也许就是舂米臼这个生产工具数千年一贯制的根本原因吧?
这岂止是陶臼的悲哀!不警觉并铲除这种满足于数千年一贯制的传统,不剔除我们民族身上传统的惰性,那将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
(作者单位:江苏泰县宣传部)
(附图片)
方 成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