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他们没有围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10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他们没有围墙
本报记者 向兵
滇北高原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古城,历史上一直是纳西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座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古城,多少世纪来生存于连绵不断的兵燹纷争中,却一直没有修建一道防御的城墙。据说,这是因为当时纳西族的木姓首领,不愿意因一□形城墙,而使“木”成了围于其中的“困”。这个传说像一个寓言,刻画出不肯画地为牢的纳西人开放进取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灿烂的东巴文化,但这并未成为我们纳西人接受其它民族文化的障碍。”古城四方街是纳西人的骄傲,它被国内外建筑学家视为“可与英国翰洛古城相媲美的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而它那绿水绕街的群落布局,和三坛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式样中,却无处不闪现着中原建筑和白族民居的影子。至于建于明朝的木氏土司府大院,更可看成是“故宫”的缩影。就是这木姓纳西人首领,世代景仰中原文化,在纳西土奠正式受封于朝廷统领丽江后,便到中原请来教师、医生和各种工匠,待之以上宾,甚或以木氏之女相许,留住他们帮助纳西人进步。记者在丽江期间,碰见不少李、习、王、赖姓的纳西族干部,他们祖上就是从湖南、江苏等地迁去的汉族文化人和能工巧匠。为了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从与中央朝廷有接触的元代始,纳西人便办起了学馆。到光绪末年,丽江自治县内已有几处书院,30来家学馆,出翰林、进士、举人近百。创立于清末的丽江中学,去年度过了它的80寿辰,这样高龄的中学在云南只有两所,全国也为数不多。
不自囿一隅的开放精神,启人心智的教育,滋润出一个民族积极的进取意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长和作宽自豪地告诉记者,纳西族虽人口稀少,又地处边远,但他们并没因此与社会隔绝,作时代的旁观者。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爆发,纳西儿女勇赴国难;台儿庄战役,好几百纳西子弟为国捐躯;从解放战争到对越作战,不到30万的纳西人中,就有1万多人参军参战,他们中有特等功臣,有朝鲜国旗勋章获得者;为了寻求救国真理,清末便有纳西青年走出高原,辗转3个月到北京求学,或远渡重洋留学日本、法国;还有纳西人于辛亥革命前,就在丽江办起了宣传维新的“白话报”,这在云南,甚或放之全国的县级地方都是领风气之先的。
一个民族有了这种不死守祖先那份“灿烂遗产”的开阔胸怀和顽强进取的集体意识,自然就有了对新文化的敏感和热忱。县科委副主任桑文养对记者讲了一些近几年的事。1985年,云南省初次推广农业地膜覆盖技术,群众不易接受,一时推广不开,而在丽江地区却很快就得到大面积应用。“学习新东西,我们纳西人从来不保守”,因此一些引人瞩目的成果在纳西土地上生长出来:1978年丽江创冬小麦亩产804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全国科技大会授奖表彰;1988年6月在昆明召开的亚洲地区马铃薯研讨会,代表专程前往丽江参观,这里的纳西人应用新技术,使马铃薯亩产达到了3773公斤,为全国之最;今年他们还创下了低芥酸油菜亩产442公斤的全省第一。丽江县解放初多年产粮4000万公斤,1987年达到1.125亿公斤,而耕地面积却比解放初减少了。玉龙雪山下的滇北高原上,从来没有过像样的工厂。这几年,纳西人乘经济改革的时代风潮,他们走昆明,去北京,到上海,请来了一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并同上海建立起长期协作关系,开发本地资源,办起了饮料、塑料等工厂。如今,丽江产的雪山可乐成了钢城攀枝花市和昆明等地的抢手货;他们的皮革厂也在上海师傅的指导下,将产品打进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现在丽江的土地上已有了陶瓷、造纸等上百个企业。
今天,纳西人正在建设一个新的丽江城,而新城区有一条专为汉族、白族等外来干部建造住宅的街道。和县长说,这样做“是为了报答外来干部对丽江的奉献,也为了留住他们的后代,继续帮助丽江发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纳西人的光辉实践,为这句中国古语提供了生动、有力的证明。
(附图片)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文工团员翩翩起舞,展示他们新改进的民族服装。 曾理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