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武侠是假,奴才是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11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武侠是假,奴才是真
刘啸
最近上映了一部国产新片《金镖黄天霸》,情节是武艺高强的黄大侠如何从一个绿林好汉变为卖友求荣的朝廷走卒,为讨主子欢心,最后他竟把结拜的兄弟姐妹斩尽杀绝。这部影片引起许多观众的反感,考查一下历史上有些本领的人物,是与朝廷作对到底的多?还是被朝廷招安、封官的多?后者似乎要多些。然而,人们宁愿看到英雄断头,继而为之祭酒,为之落泪。
一个年轻人,要在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下生活下去,或者还想生活得好一点,他首先要弄清该社会要求他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发现糊涂的叫“宽厚”,懦弱的叫“温柔”,饱受压迫、毫无抗拒的叫“淑德可风”,劳苦一世、饥寒至死的叫“懿范长存”。而那些刚强的遭惨死,争取恋爱自由的叫“淫奔”,斗胆反抗的叫“大逆不道”。他听到老人们反复告诫:“懦弱是立身之本,刚烈是招祸之根”。他明白了:孝顺、忠厚、本份是社会对他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他唯有顺从,否则注定凶多吉少。于是他便开始努力锻造自己“奴才”的人格面具。直到本世纪辛亥革命之前,“奴才”这个词不仅不含贬意,还表明一定的身份,是皇亲国戚或达官贵人的贴身人,尽管既无权力,亦不富贵,可他们却以站倚在权力和富贵身旁而沾沾自喜,而且的确得到不少实惠。
千百年来,中国奴才的品种最多,不光有服服帖帖、唯命是从的;还有舍身忘死、忠心为主的;亦有狗仗人势、为虎作伥的;甚至有自愿割去阳具,男人都不做了的。一个老爷身边就有那么多奴才抬轿子、吹喇叭,老爷一声“来人呀”,奴才们齐声应“喳”,合唱式的和谐得体。奴才们在老爷的庭院里劳动着,奔走着,铺排着,保卫着,使一座座红墙绿瓦的封建庄园竟无丝毫破绽。
上流社会怎么样呢?大唐宰相娄师德把奴性修养看得至高无上,“不近悬崖,不树异帜。”一次,其弟到外地做官,行前兄弟辞别,娄师德翻来覆去教导弟弟学会忍耐,弟弟听得实在耐不住了,说:“我知道了,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笑着,自己擦干算了。”娄兄不以为然,“上司和同僚生气了才往你脸上吐口水,你擦干了,并不能让对方消气,高明的办法是让你脸上的口水自己干。”史称:“骂你勿叹,唾面勿干。”娄师德能官至宰相,其现身说法,可见能奴者昌,不能奴者亡。
按现在心理学的观点,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与受压抑的、极不发达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武侠形象就是一种反抗的形象,武侠崇拜是封建等级社会下人格重压的精神反弹,对抗朝廷,横行山林的武侠是那个时代人格缺陷的补充,也是下层社会进行自我形象塑造的榜样。因此,封建王朝对武侠一类小说戏剧一禁再禁,乾隆皇帝曾发圣旨禁《水浒》,他认为愚民闹事,不遵纲纪,亲近匪人,“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武侠也有弱点,封建统治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和庞大的国家机器,而武侠只有拍案而起的冲动,二者实力悬殊,前者大量复制实实在在的奴才,后者只能在书本和舞台上,依靠虚构的传奇手法编造英雄。成千上万的奴才在历史上是可考的,而武侠则绝大部分纯属虚构。以《水浒》为例,最初仅相传宋江等36人,姓名多不可考,很久以后有人编出了36人的姓名别号,元朝经民间流传才变成108人。今人若单从小说、舞台看历史,还以为古代中国遍地是武侠。
辛亥革命后,太监总算停止生产了,但奴才并未停下来,不然鲁迅先生对国民性也就没有那么大的义愤了。今天的改革、开放,纵有再多的问题,就凭正在打破层层依附关系、建立独立人格这一点,我就举双手赞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