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比白银矿更珍贵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11
第8版(副刊)
专栏:

比白银矿更珍贵的
马平
位于武夷山深处的冷水坑,近年发现了一座特大型银矿,这个惊人的消息所辐射的诱惑力,驱使我踏上了前往冷水坑的途程。
车子颠簸在泥石路上。满目峰峦叠嶂,山风徐徐拂面,疏疏落落的山村掩映在绿树浓荫中。明丽的阳光抚弄着河溪里的流水,发出银子般的光芒。车停了,四面依然是绵延起伏的山峦,有的峰指蓝天,有的浑如土丘……
这就是我想要看的银矿工地吗?
是的。在沟壑交错中,只见一座座钻塔高耸,一条条槽沟横陈,一座座简陋的地质勘探职工落脚的住房和工棚静默地展示在蓝天之下,诉说这里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那些动人的故事。
在这里,我第一个相识的人叫杨木松。这位年过半百的地质工程师,是1965年最早进入冷水坑搞地质勘探的先行者之一,在这深山峡谷之中整整呆了20多年。想当初,他和他的同事们用柴刀斩荆开路,建队筑房,然后开钻打洞取得第一块岩芯样,直到发现银矿,哪一样没有留下他的汗水?他太热爱地质事业了。他谢绝了侨居新加坡的父亲要他迁往异国的好意,并将居住在佛山市的老母、妻子和儿女一起接到冷水坑,在大山深处安了家。80岁的老母感叹地说:“他呀,简直让银矿迷住了!”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国家向他颁发了“五一劳动奖章”。
这里处处可见杨木松这样的地质工作者。他们长年累月奔波在荆棘丛生、蛇虫出没的山野,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他们执著于心爱的事业。一位两鬓染霜的老工程师说:“我从大学毕业进地质队,就住这样的工棚。现在要退休了,一旦离开这工棚,还真难舍难分呢!”同时,他们也希望社会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要求。一位年轻的地质队员对我说:“苦,倒是不怕!就是业余生活太枯燥。还有,找对象也难。有人说,有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可也有几分真实。我们不小视我们的工作,但我们也渴望人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位青年朋友的话,使我想了许多许多。在冷水坑,富含白银的矿石是珍贵的。但是,比白银矿石更珍贵的,还是这些实实在在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一切奉献的默默无闻的人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