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各种轮子一齐转 谁转得快就让谁快 清河县依靠民营经济翻身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源于私营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16
第2版(经济)
专栏:

各种轮子一齐转 谁转得快就让谁快
清河县依靠民营经济翻身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源于私营经济
本报讯 一向贫困落后的清河县,近年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明星。该县从1984年以来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支撑,经济获得迅速增长。去年全县工农业总值为4.5亿元,其中民营经济为3.1亿元,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产值已达2.4亿元;去年全县财政收入的79%,工农业总值的69%源于民营经济。清河由此被称为“北方温州”。
“单凭热情去大办国营和集体企业,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调动起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是清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经验之谈。1978年,这个县工农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人均收入仅50元,每年需国家返销粮食百万斤,补贴百万元。从1 984年兴起千家万户发展民营经济以后,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6%,县财政由过去的补贴转为上缴,人均收入也由1978年的50元增加到去年的597元。现在,农村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全县5万多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还吸收了2万多外地劳动力。
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清河县是怎么走出一条靠民营经济翻身的路子的?他们主要抓了这么几条:
放宽用活政策。1984年起,县委在中央1号文件的启发下,制订了“四个轮子一齐转,哪个转得快就让哪个快转”的经济战略。放宽了物资管理、挂户经营、雇工经营等政策,充分利用民间资金,仅去年就聚集、融通1.1亿多元。群众说:“给这给那,首先得给一个好政策。”
搞好服务,清理障碍。县乡镇企业局在全县设了360多个服务网点。县里还根据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设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支持大户办公室”、“保安服务公司”等机构。做到哪里有民营经济,哪里就有服务。
发挥“能人”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近年全县涌现出150多名民营企业家和2万多乡土人才。围绕这些能人,全县已形成9个专业乡镇,140个专业村,5个较大的专业市场。
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几年来全县表彰了100名优秀农民企业家,为33名有专长的农民评定了中级技术职称,在入党、选干部、参政议政等方面也为“能人”成长创造条件。
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使清河经济在几年内面貌一新,还使清河经济在全国一些特殊行业崭露头角。现在,该县的汽车橡胶配件被交通部门称为“全国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生产基地”;摩托车拉线销量占全国的60%左右;精梳羊绒行业的快速发展使该县为国内最大的羊毛集散地之一,去年仅精梳羊绒一项就创汇2000多万美元;合金刀具产销总量也占全国的1/3。目前全县个体和私营工商业已近2万家,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数的94%。 (许金亭 陈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