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马扎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17
第2版(经济)
专栏:献身黄淮海

“马扎教授”
新华社记者 张传宣 尹建华
如果你到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河北吴桥县一带,向群众打听北京农业大学的王树安教授,很可能十问九不知;但是你若说“就是那个‘马扎教授’”,几乎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说:“噢,你问的是他呀!……”
王树安是北农大最忙的教授之一,担当主持“黄淮海平原夏秋粮均衡增产”研究课题的重任,是他额外接受的一项任务。这是国家组织科技界精英,加强对黄淮海平原农业科技攻关,为大面积的开发作准备的。科研基点放在偏僻的吴桥、东光两个县,但整个沧州地区都属于他开展科学试验的“领地”。
1983年3月,王树安教授一到吴桥,就抓小麦生产。为了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他绘制图表、采集标本,走遍了全县,取得第一手材料。然后在全县4大片分别讲了7次课,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下至种田把式、知识青年,共3900多人听课。不少农民带着家里的收录机前来听课,说要“录下来回去再琢磨琢磨”。据说,一段时间里乡、村争着放录音、录相,连当地喜爱的河北梆子、山东大鼓及电影、电视等都统统“让路”给王教授一人“唱主角”!这一年全县小麦总产、单产果然创历史最新纪录!以后又年年增产,王教授被农民尊拥为“小麦王”。
小麦这种夏粮作物在贫瘠缺水的碱地上低产变高产,只是实现夏秋粮均衡增产的第一步。紧接着,王树安就为秋粮增产开展“退一进二”的大胆试验:即以小麦迟播(“退一”)高产来延长秋季玉米、大豆生长期(“进二”),提高秋粮的产量。经过长时间探索,王树安在范屯乡试验区初见成效:晚播20多天的小麦亩产却达400公斤,生长期延长后的玉米亩产也创造了550——600公斤的高产纪录!同时在这严重缺水的地区,王树安采用塑料管灌溉和减少灌溉次数,又使水的利用率提高了4.65倍。
王树安为调整农作物生长期、空间、阳光和水份的利用率耗尽了心力。本来他在北京的工作时间表已排满,如今每年又献给沧州大地六七个月,这时间是怎样挤出的呢?听听他的老伴邓素兰的埋怨:他总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把这个家只当作旅馆、饭店,难得有几天晚上在家也总躲着著书立说批改学生的论文等,彩电从来不瞄一眼,法定的休假从来不度。只有今年李鹏总理邀请他去北戴河,才生平第一次休假……
吴桥的同志后来向我们披露了那个小马扎的来历:王树安每次来往沧州、北京,总是尽量乘坐夜车,一点也不耽误白天的“战斗”;再说这种时间总是“见缝插针”式的“临时动议”,说走就走,无法预先从从容容地订购车票,很多情况下是靠一张站台票急急忙忙赶上火车的。车厢里拥挤不堪,哪里还有什么座位,只好夹在人缝中站着,一站就是六七个钟头。站得双腿麻木,下车时步履维艰。
有一天,从早到晚忙个没停的王树安教授,又要动身乘夜间11点的火车返京了。县里负责同志一再劝阻:“半夜里坐火车,又没个座,身体吃不消啊,还是好好睡一觉,明早再走吧?”他却毫不犹豫:“明天上午学校有重要会议,非得回去不可!”这时,县科委主任才把亲手制作的一个简易的小“马扎”递给了他:“实在对不住您了,只好给您准备下这个……”
老教授惊喜而又感动,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有了这个,我还可以靠着车厢睡个囫囵觉呢……”
从此,“马扎教授”的绰号就不胫而走。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