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首都各界人士座谈深化教育改革 中央着手制定12年教育发展战略 李铁映说:谁能掌握21世纪的教育,谁就真正进入了21世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首都各界人士座谈深化教育改革
中央着手制定12年教育发展战略
李铁映说:谁能掌握21世纪的教育,谁就真正进入了21世纪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赵卫、中国教育报记者杨瑞敏)国务院教育工作研讨小组近日邀请首都各界人士座谈,征求他们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主持了情况介绍会,向各界人士介绍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思路》。
阎明复、胡乔木、周谷城、雷洁琼、方毅等参加了情况介绍会,并分别主持了全国人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全国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座谈会。
连日来,各界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如何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的许多人士对中央着手制定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12年内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战略感到振奋,认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总结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经验,探索深化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路子,做法是好的。这样下去,我国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是有希望的。
同时,许多人士对教育界近来出现的诸如厌学情绪、师生流失、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等问题表示忧虑。对各行各业存在着的劳动者素质不高的现象表示担心。一些人士认为,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并没有从思想到行动把教育事业摆在战略的首要位置上,在经费的分配上,许多地方依然是“一工交,二财贸,有了余力抓文教”。现在,必须把各级领导的认识统一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上来。对发展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否则实现经济腾飞是不可能的。一些人建议,应采取过硬措施,把办教育好坏,作为考核各级党政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教育经费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国家应下决心增加教育投入。坚决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特别是楼堂馆所建设,抑制高消费,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办教育。同时,教育经费的筹措不能只依靠国家,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教育事业当成人民自身的事业,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还有人提出,目前有限的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学校人员臃肿,结构不合理,要深化和加速教育内部机制的改革,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不少人士提出,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是建立一支合格稳定的教师队伍,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同时,还要优化教师队伍的劳动组合,减少冗员,改变目前师生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各界人士认为,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而中小学教育则是整个教育的根基。发展教育要把基础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要刻不容缓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素质的根本措施。
许多人士还建议,要依照宪法规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职能,必须强化学校教育中的思想品德和公民意识的教育。
李铁映同志参加了各界人士的座谈会,听取意见。他代表国家教委对各界人士所提的意见、建议,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我们的民族能否在下个世纪摆脱被动的历史地位,关键之一是解决好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所需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使命。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要构筑起符合下个世纪需要的教育体系。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谁能掌握21世纪的教育,谁就真正进入了21世纪。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基础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程度的提高,能够真正作到尊师重教,标志着一个民族意识上的觉醒。对于发展教育事业的问题,今后将继续听取各界意见,希望各界积极参加教育问题的讨论。
参加座谈的还有国务院20个部委、团中央、北京市和中国教育工会的负责同志。在京的国家教委副主任、兼职委员和部分司局领导也到会听取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