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黄土高坡科技花开——宁夏南部山区的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黄土高坡科技花开
——宁夏南部山区的希望
本报记者 张书政
西吉、海原、固原、彭阳诸县的山坳间、黄土高坡上,马铃薯生机盎然,青枝绿叶,高挺的秧苗盛开着淡紫色的花朵。
宁夏固原地区行政公署专员李国山笑着对我说:“这是黄土地上的一朵科技之花。”
宁南山区的土壤、气候适宜种植马铃薯,每年都播种60多万亩。可是,亩产从来不过300公斤。农业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终于找出低产的症结,即茎尖菌毒病。近年来,宁夏农业科技部门把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作为攻关项目,现已试验成功,开始在宁南山区8县大力推广。采用这项技术栽培的马铃薯,耐寒力强,生长期长,果实大,窑藏抗腐。去年,山地平均亩产1710公斤,川地达到2250公斤。宁夏农林科学院的试验田亩产高达5000公斤。
被外人讥笑为“科盲充斥”的宁南山区,开始讲究科学种田了。这两年,不少农家育种,已从手工选种和常规育种,改为新技术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在专家的帮助下,引进或培育了马铃薯、小麦、水稻、玉米、胡麻、甜菜等新品种100多个。
记者后来又随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二下宁南山区采访。
我们在同心县河西乡河草沟村停车走访。这个430户人家的大村,过去粮食亩产只有25公斤,生活十分贫困。这两年,引来黄河水,发展水浇地4964亩,粮食亩产增至351公斤;全村种树47万株,还有果树400亩;人均纯收入达到403元。司马义·艾买提站在村党支书马良生家的果园前,高兴地说:“你们这个村和‘扬黄灌区’里的所有村庄,都是黄土高原上的水利科技成果——固海扬水工程受益区的明珠。”
降雨量很少、地下水奇缺的西海固地区,已在改写“荒原漠漠蓝天下,裂土炎炎红焰中”的地貌史了。巧夺天工的电力提灌科研成果——固海扬水工程,从中宁县泉眼山北麓黄河岸建站抽水,经同心、海原至固原,共设11级泵站,全长142公里,总提水高度342米,总设计流量每秒20立方米,灌溉面积40万亩。长龙逶迤,送来了金子般的黄河水,也带来了庆贺丰收和咏唱幸福生活的欢歌。
农业、水利方面的科技成果进山了,畜牧、气象、医药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也被山区农民所利用。六盘山深处的西吉县交通不便,但是,大山挡不了新科学、新技术的潮流。荣获农垦部品种选育科技成果一等奖的“串字花”滩羊,一群群的出现在河畔、沟崖、山巅。这里,还养育并出售改良的新西兰、比利时、加利福尼亚等良种兔。
李专员告诉记者:“仅固原地区所辖6县,从1981年到现在,取得地区级以上科技成果55项。现在,全地区已形成一个群众性的农村科普网络。”
史料载,“陇中苦,甲天下”。由于历史、地理上的原因,时至今日,宁南山区和我国其它地区比较起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正因为如此,黄土地上的一束束科技之花,就显得格外有意义——这是光荣之花,希望之花,幸福之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