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一个寂寞灵魂的呐喊——孙龙奎和他的舞蹈新作《残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0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个寂寞灵魂的呐喊
——孙龙奎和他的舞蹈新作《残春》
赵大鸣
在一片空旷的黑暗中,有一个孑然独行的身影,笔直向我们走过来。他脚底下急促的步伐仍在不断地加快,如同跳荡的鼓槌,愤懑地敲击着默然无语的土地。而脚下这片土地,却似乎已经麻木僵硬了,无声无息的回答,在空气中凝绕着痛苦的迷惑和焦虑。终于,这孤独的行人再也耐不住四周死一般的沉寂,他扯开胸襟,挺起如焚的胸膛,盘桓、挣扎、跳跃、旋转。一股沉郁的思绪,涌出了他颤抖着的躯体,浸透了寂寥的暗夜,在无边广袤中弥散开来……在《残春》里,编导像是把人类心灵深处某些更深邃的内容,嵌在了动作造型与节奏的变化过程中,让人超越了直观的视觉形象,产生更广泛的联想和心理共鸣。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残春》在创作上运用的是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语汇,然而,却改变了以往朝鲜族舞给人的优美含蓄的基本印象。这与其说是编导在创作上对朝鲜族舞蹈的新发展,不如说是他对这一传统舞蹈艺术的重新发现。编导孙龙奎是朝鲜族人,他少时受教于吉林省延边艺术学校,而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专业。对于自己民族的舞蹈艺术,孙龙奎自然有着精深的掌握,但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民族生活历史的特殊理解和认识。这是构成他的舞蹈创作意识的精神内核。
据孙龙奎讲,《残春》创作之初,曾有过真实的人物蓝本,它取材于朝鲜族历史上的李朝五百年封建统治时期,展现了一位报国无门、为民族而痛苦绝望的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特殊的历史内容与特殊的民族性格,给《残春》的舞蹈形象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氛围。编导通过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真实表达了他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认识,以及对民族性格精神的审美评价。因而,舞蹈最终并没有局限在历史人物身份中,而是以抽象化了的动作形象,涵盖了更为深广的哲理内容,反映出个人命运与特定社会历史之间,经常出现的悲剧关系。可以说,《残春》的舞蹈形象所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舞蹈艺术,历来被认作是一种娱乐消遣的观赏形式。因而在许多时候,它总是来得那么纤细精巧,甚至矫揉造作。久之,舞蹈艺术的本来价值与艺术真谛,在人为粉饰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也许正是这种状态使当代中国的舞蹈编导,经常带着一种独特的心情去注视历史和现实。对于他们来说,人体动作既是表达内心情感的语言,同时又是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特殊形式。他们竭力所要重新建立起来的,是那些受心灵支配的肌肉表情、动作姿态与人类某些普遍的心理特征之间的本来就存在的隐秘关系。《残春》便是这求索得来的果实。此外,在一片变革与创新的鼎沸声中,《残春》在同类舞蹈作品中,又表现出艺术上与众不同的严谨与求实。这一舞蹈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内容,但是它并非那种生硬的概念图解,或者为刻意追求哲理感而故弄玄虚,把舞蹈形象变得诡奇奥涩,而是建立在对历史朴素而凝重的思考和对传统舞蹈艺术精华的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因而,舞蹈的形象广泛为人所接受,不存在任何表现语言上的人为障碍。
(附图片)
于晓雪是北京舞蹈学院一年级学生,他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表演了朝鲜舞《残春》。由于他感觉纯正、技巧出色,表达出作品深远的意蕴,因而名入民间舞“十佳”演员之列。
叶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