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深化企业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1
第5版(理论)
专栏:

  深化企业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
  张文周
治理环境、整顿秩序、深化改革之统一,在于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当前要深化企业改革。
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企业内部,继续做好企业内部配套改革这篇文章;同时在企业外部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根据重庆的情况,深化的重点包括:企业领导体制尽快由厂长负责制试点阶段的“双轨制”即厂长对生产经营、行政指挥负责,党委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负责向厂长全面负责的“单轨制”过渡。为保证厂长以法行使职权,有关部门应尽快按照《企业法》有关条款制定具体保证措施;在企业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上,实行“两权”分离后内部可以搞“一厂两制”或“一厂多制”,积极鼓励职工现金入股和企业间相互参股,也可以出卖全民企业的部分股权;在全民企业积极引入乡镇企业的灵活机制,在劳动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广泛推行招聘制和劳动优化组合,真正做到厂长有用人权,工人有择业权,兵将互选,优胜劣汰。为此,需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务市场;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上,增加工资杠杆的弹性,把部分甚至全部工资同奖金一起浮动,彻底改变目前一些企业上不上班都拿工资,干不干活都有奖金的状况。在企业普遍承包后,还需认真总结经验,继续配套、完善、深化、发展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此外,还要在地区产业政策指导下,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近期的重点是通过发展企业间的横向联合、组合企业集团、企业法人承包租赁、企业兼并等方式,实现资产存量在使用方向上的优化组合。
企业内部改革需要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按照“支持改革、服务企业、最少干预”的思想,围绕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相应进行配套,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企业急需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大改观,例如贯彻《企业法》的实施细则、按承包条例实行企业资金分账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劳务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把企业这个市场的主体真正推向放开经营、自负盈亏、市场调节的轨道。
深化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当前,重庆80%的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承包转变了企业经营机制。承包是手段,承包为的是出效益。
当然,提高效益不光是承包,企业承包后要提高其集约化经营效率还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依靠技术进步。根据重庆的调查,今年以来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减少,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完成较好,其主要经验除普遍引入竞争机制,落实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了广大职工积极性外,第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是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劳动管理,使企业各项基础工作有所增强。第二是重视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物质技术基础。重庆市“六五”以来,调整了产品结构,发展了一批拳头产品,近两年来仅新产品实现的利税已占全部利税的12%,全部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2%。第三是政府加强调控,职能部门加强服务。人民银行市分行通过贯彻“总量控制,调整结构,区别对待,择优限劣”的原则,使贷款创汇率增长17%,工业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下降16%。企业主管部门通过行业管理,积极促进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和产权转让,使资产存量在使用方向上更为合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