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让利于农——鲜奶收购价提高33% 内部挖潜——1月节约成本1万元 讷河县乳品厂产销两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2
第2版(经济)
专栏:

  让利于农——鲜奶收购价提高33%
  内部挖潜——1月节约成本1万元
  讷河县乳品厂产销两旺
本报讯 黑龙江省讷河县乳品厂在市场乳品价格普遍调高的情况下,主动提高收购牛奶的价格,把提价因素消化在企业内部,通过使奶牛户增加经济实惠,使企业同养牛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讷河乳品厂是座年产1200吨奶粉的企业。今年年初,厂长李克勤在下乡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农民由于牛奶收购价偏低,不愿再养奶牛,乳品厂的奶源因而受到影响。他大胆提出了一个主动调高鲜奶收购价的方案,由原来的每吨490元提高到650元,比过去提高33%,比同类企业新涨牛奶收购价格每吨570元还要高80元。方案一开始提出,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减少企业利润,把厂子挣的钱都送给农民。在讨论中更多的人认识到,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同农民打交道中必须尊重价值规律,主动返利于农,让利于民,才能为企业建立稳定的奶源基地,企业的利润才有可靠的保障。厂管理委员会最后决定,从今年4月起,实行牛奶收购新价格。
乳品厂并没有把原料提价因素转嫁到产品,而是消化在企业改革和挖潜上。4月份以来,他们先后实行“一厂两制”、“技术淘汰制”和“效益工资制”,深化企业改革,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把好收奶质量关,保证鲜奶质量,坏奶率由原来的15%下降到7%,7月份节约支出1.8万元。
4月以来,乳品合格率达100%,优质产品率达99%,其中部优“丰源牌”婴儿奶粉和省优“丰源牌”全脂奶粉在北京、上海誉满市场,供不应求。
提高牛奶收购价格,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农民养牛卖奶的积极性。水草丰盛的合胜乡,前几年养奶牛不足20头,今年上半年养奶牛数突破100头。乳品厂在全县建立的奶站点由原来的5个发展到58个,头七个月收购鲜奶6022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7%,月收奶量最高达48吨,企业走上了同农民利益同步的良性循环道路。 (于立生 傅大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