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政策放宽 环境改善 几家冒尖 活了一片 上海今年民办科技机构猛增 数量已超过地方性全民科研机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政策放宽 环境改善 几家冒尖 活了一片
  上海今年民办科技机构猛增
  数量已超过地方性全民科研机构
本报上海10月21日电 记者萧关根报道:政策环境的改善使上海市民办科技机构的发展出现好势头。今年头九个月,全市增加了100多家新的科技机构,总数达到286家,超过了全市地方性独立全民所有制科技机构的数量。
上海市的民办科技机构出现比较早,但前几年发展较慢,经历了一个马鞍形的过程。今年的发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势头猛,并出现了6家私营的科技机构。4月30日成立的第一家私营科技企业——上海八达技贸有限公司,30多名在册人员都是股东。5个月来,开发技术产品营业额达70万元,为国家创外汇50万美元。
二是在工商税务部门支持下,逐步向技、工、贸一体化的新型科技企业方向发展,成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生长点。
三是民办科技实业家们纷纷把眼光转向国际市场,朝外向型发展。上海市科协技术开发总公司计划在今年筹建三个中外合资企业,把开发的防感冒香水等产品推向国际市场。9月底,已与日本一企业合资兴建了东平化工实业公司,今年就可生产和销售高强度涤纶布油毛毡等新产品。
政策环境的改善,是上海市民办科技机构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今年,从市政府领导到各区、县的领导,都十分关心和支持民办科技机构的发展,在区别民办科技机构与一般个体工商户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徐汇和黄浦区政府专门研究制订了开辟科技一条街的政策措施。在市科技工作会议期间,上海市税务局又提出了《关于民办个体科技机构有关税收、财务问题的补充规定》,从12个方面对民办科技机构放宽政策,给予优惠。
政策的变化,民办科技机构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消除了人们的误解,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有不少局、处级干部要求“辞官”到民办科技机构工作。今年上半年,“四通”上海分公司招聘职工时,有50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应聘。据市科协最近对全市30多家大中型企业4300多名专业技术干部的调查,有12.6%的人表示愿意去民办科技机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