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层层加价循环“倒” 商品“转”回原厂家 青岛查获一起出口商品“官倒”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3
第2版(经济)
专栏:

 层层加价循环“倒” 商品“转”回原厂家
青岛查获一起出口商品“官倒”案
新华社青岛10月22日电 (青岛日报社记者王常汶、新华社记者张荣大)一起出口商品“国内旅游”大案日前在青岛被查获。
这起“官倒”案的参与者是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山东省分公司、鲁兴企业有限公司和深圳泰山贸易公司,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从生产厂购进出口商品,层层加价倒手,最终商品又返销回原生产厂,“官倒”从中牟取暴利120多万元。
去年11月4日,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山东省分公司与鲁兴企业有限公司做了一笔100万美元的“以出顶进”的买卖,五矿公司为鲁兴企业有限公司提供出口鞋钉1000吨、钢丝1000吨、镀锌电焊网3500卷、电焊条200吨。鲁兴企业有限公司从五矿公司倒扣佣金1万美元。12月9日,鲁兴企业有限公司又与深圳泰山贸易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将其从五矿公司购进的出口鞋钉等商品以100万美元的原价全部转卖给深圳泰山公司。
在合同转卖给深圳泰山公司之后,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山东分公司才组织货源,以每吨1800元从青岛制钉厂收购出口鞋钉1000吨,以每吨1600元从潍坊拔丝厂收购钢丝1000吨,从青岛胶南电焊网厂收购电焊网5000卷。在这些生产厂家基本未生产出上述商品的情况下,深圳泰山公司未经登记注册的“驻青岛办事处”,将合同上的1000吨出口鞋钉以每吨2800元的价格就地倒卖给原生产厂青岛制钉厂的生产服务公司,非法获利63.2万元;同时将1000吨钢丝以每吨2320元的价格倒卖给原主潍坊拔丝厂,又将5000卷电焊网以每卷122元的价格倒卖给原主青岛胶南电焊网厂,这3笔共非法获利120.58万元。更蹊跷的是,合同中的200吨电焊条,虽几经转手,但直至案发时货源仍无着落。
目前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对此案的查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