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军工企业“转业”后出路何在? 中南无线电厂靠“新快优”立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3
第2版(经济)
专栏:

  军工企业“转业”后出路何在?
  中南无线电厂靠“新快优”立足
本报讯 “我们的产品,在广东被人改换包装后,冒充‘洋货’卖。”中南无线电厂厂长张孟其说这话时,真是喜忧参半。谁能想到这个刚从湘西大山里搬到株洲市两年的军工企业,最近竟在全国第4届收录音机质量评比会上夺得了一等奖。中南无线电厂是60年代建立的一家“三线”厂,由于长期完全按指令计划生产,投产20年,2/3年份亏损。1986年,他们按上级安排搬迁到株洲。设备还在公路上“走”着,厂里就按照当时的“婆婆”——电子工业部部长李铁映的意见:“别找部长,找市场”,撒开人马去搞市场调查、谋划开发新产品了。当时国内收录机严重积压,可他们发现市场“滞中有俏、满中有空”,收录机“高”的、“大”的多,袖珍机却很少,而大中学正兴起“走路挂耳机”热。于是,他们打了一个漂亮的“短平快”。从设计、试验到批量生产,只用5个月,新型学生用立体声袖珍录放机就上市了。结果,这一年,搬了大半年家,上级允许亏损100万元,可他们却反亏为赚,产值比上年翻了近一番,达到800万元。
初战告捷,靠的是新和快;要长久占领市场,还必须靠高质量和优质服务。一次,因原料次,电池簧片的弹力不够,厂里立即决定把已加工好的3万套全部报废,安装上机的几百套也全部更换,保证了产品质量。这两年,几次抽查,这个厂产品的开箱合格率都是100%。这家厂有条规定,对用户每信必复,有难必解;还注意按用户建议,改进产品。他们的录放机附带慢录装置,可把磁带的单面录音时间由30分钟延长到50分钟。这是他们根据学生每课时45分钟的需要改进的,在国内独占一枝。近两年,中南厂的产值、利润已连续翻番,但张孟其并不乐观:“有人说电子工业是‘癫子工业’,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别看我们的产品最近得了奖,我们已准备给它办‘后事’了。为了适应竞争,厂里正抓紧技术改造,并已开发出好几种新产品,伺机投入市场。”
(李 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