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回顾十年 展望未来——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韩念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3
第6版(国际)
专栏:

  回顾十年 展望未来
  ——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韩念龙
本报记者 归通昌 新闻研究生 刘鋆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十周年的前夕,我们走访了前外交部副部长、现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当年曾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韩念龙同志。
在一间窗明几净、阳光灿烂的房子里,韩老热情地接待我们。韩老虽已年逾古稀,但体格健壮,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当我们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兴致勃勃,侃侃而谈。“时间过得真快嘛,转眼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已有十周年”。他沉默片刻,略有所思后说:“中日两国缔约问题的首次会谈,是我1974年11月访日时同当时的日本外务省次官东乡文彦先生进行的。”韩老回顾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谈判到正式缔约的经过后感慨万分地说:“中日友好来之不易,它是两国政府和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其中凝聚着无数先驱者的心血。许多日本朋友,包括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为此付出艰巨的努力。他们的贡献将永久地载入中日友好的史册。”他说,战后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实际上从5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虽然两国还没有建交,但两国人民和高级人士之间互访频繁,文化交流和经贸关系与日俱增。这些都为以后两国邦交正常化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念龙同志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的合作关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当话题转到回顾10年来中日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的时候,韩老显得格外兴奋。他说,在中日两国人民致力于继续向前推进睦邻友好关系的时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回顾缔约10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韩老对10年来,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可喜成果而感到高兴。在政治领域,两国领导人和政府高级官员频繁互访。两国还确立了多种形式的磋商渠道,如中日政府成员会议、两国外交当局定期协商、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和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等。特别是赵紫阳同志1982年访日时提出的中日关系三原则发展成为“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任、长期稳定”四原则,进一步加深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在中日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方面,10年来也有很大发展。韩老说,1987年两国人员来往比1972年增加了40倍。我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和自费生达数千人,同时接受了1000多名日本留学生。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也较为显著,10年间增加了两倍多,去年两国贸易额就达到160多亿美元。在资金合作方面发展也较顺利,日本政府先后向我国提供两次优惠贷款。韩老谈兴颇高,不难看出,他对10年来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感到欣慰。
在回顾了10年来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同时,韩老也谈到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他说:“中日关系总的来看应当说是好的,友好与合作是两国关系中的主流。但两国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近年来出现的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光华寮等问题。”他指出,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关系到要不要遵循中日双方在联合声明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共同确认的政治原则问题。此外,日本国内确实存在一股极右势力,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破坏中日友好。另外,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是贸易不平衡和日本对华转让技术不够积极等等。
谈到中日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前景,韩老对中日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
“同日本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政策,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他说:正如竹下登首相去年在致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贺词中所说,中日双方都应“遵循联合声明、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关系四原则的精神”,“以向前看的姿态,”为中日两国世世代代友好“开拓光辉的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