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偶然产生的“空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3
第7版(国际)
专栏:

  偶然产生的“空姐”
  柯宝成 柯敏
“空中小姐”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词,人们颇羡慕她们的工作,但很多人并不知其辛苦。当日本电视连续剧《空中小姐》在我国播映时,大伙儿才对“空中小姐”的学习、训练等生活有了切实的了解,许多人感慨:“当个‘空中小姐’不容易呀!”
当“空中小姐”不易,连“空中小姐”的产生也十分偶然。
在1930年5月以前,世界飞机已很多了,客机也不少,航线八方延伸,乘客数以万计。但在各航班上,还没有专职为乘客服务的人员。当时,各国民航机上大量琐碎的乘务工作,均由机上副驾驶员兼顾,这一度成了通行惯例。虽说乘客和机组人员都感到十分不便,但仍然沿例“将就”。
1930年6月的一天,在美国旧金山一家豪华医院里,波音航空公司驻旧金山董事史蒂夫·斯廷柏生与护士埃伦·丘奇小姐聊天。小姐问董事生意如何?他说:“生意兴隆,但有个问题令人头疼。”于是,董事讲述了副驾驶员如何忙得不可开交,乘客还是意见不断,服务的确不周,主客矛盾难以缓解。“这已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护士小姐插话:“难道您不能雇用一些女乘务员吗?我的体会是,姑娘的天性,是可以胜任‘空中小姐’这一工作的呀!”
“空中小姐?”董事一听这新鲜词,茅塞顿开。于是,斯廷柏生立即起草了一份电报,当即拍给公司董事长的得力助手帕特。很快公司授权给斯廷柏生:“先招8名‘空中小姐’试建服务机组。”
就这样,埃伦·丘奇小姐和一贯倾心航空服务的另外七位女护士,在斯廷柏生主持下,前后只花10天工夫,就登上了民航客机。第一批“空中小姐”的优质服务备受乘客颂扬。于是,世界各地民航争相仿效,而且对“空中小姐”培训也日益重视和深化。日本电视连续剧《空中小姐》描写的培训生活,就是一个缩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