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动物的自私行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3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动物的自私行为
动物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有利他行为,但也有自私行为。
黑头鸥是集体营巢的鸟类,巢与巢之间相距很近。刚出壳的鸥雏,娇嫩幼小,无防卫能力,很易被吞食。当一对黑头鸥夫妇出巢去寻找食物时,邻居的黑头鸥便趁虚而入,把雏鸥吞食掉。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雌螳螂有喜食同类的习性。交配时,雌螳螂未等交配完毕,就把雄螳螂的脑袋一口咬掉。然后,慢慢地把雄螳螂的躯体全部吞食干净。
杜鹃是既不营巢,也不孵卵哺雏的。到了生殖季节,它便堂堂正正地把卵产在莺巢中,要莺给它孵卵育雏。鹃雏孵化出来之后,就把莺雏抛出巢外,让它啼饥号寒而死,自己却独霸着母莺的哺育。
生活在南极洲的企鹅,在潜入水中时,常有被海豹吃掉的危险。所以,在每次潜入海中觅食之前,大家都站在岸边踌躇犹疑,谁都不愿首当其冲,先跳入水中做试探。这时,身强力壮的企鹅,往往把弱小的企鹅推入水中当作试探品。
还有一种阿德里企鹅,喜欢集群繁殖,在一片营巢地,各巢间靠得很近。这种企鹅是用小圆石做筑巢材料的。建巢初期,取得小圆石并不困难。可是到后来,企鹅群越来越集中,筑巢越来越多,小圆石也越来越难找。这时,有的企鹅就到邻居那里去偷,甚至抢。你偷我的,我抢他的,乱成一片,有的企鹅最后恼羞成怒,大打出手,互相啄咬起来。
(10月8日《中国旅游报》余塔山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