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形势教育要入耳入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4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形势教育要入耳入脑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心内容,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并以此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起点。最近,中宣部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对此做了部署。一次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将在全国城乡逐步展开。
如何把形势教育切实搞好,以取得明显的成效呢?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对这次形势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要有深刻的认识。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是克服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改革和建设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的正确方针。要使之顺利实施,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部署和安排,也需要广大干部和群众自下而上的支持和积极贯彻。通过形势教育,使党的正确主张为干部、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是完全必要的。三中全会的指导方针是形势教育的中心内容,形势教育是实现三中全会的指导方针的重要保证。拥护三中全会的指导方针,就应当重视形势教育;要真正贯彻三中全会的指导方针,就应当把形势教育认真抓起来。那种认为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只要靠行政命令、行政措施就行了,形势教育似乎可有可无、可抓紧可放松的看法是片面的,必须坚决克服。
要使形势教育确有成效,关键是要在入耳入脑上多下功夫。如果不入耳、不入脑,人们不愿听,或者听了也不信,那么这种形势教育就是失败的。只有入耳入脑,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增强信心,鼓舞斗志,自觉地为实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而奋斗。
形势教育要入耳入脑,最根本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摆实情、讲实话。我国十年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改革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革,我国就不会有这十年的大发展。当前,我国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但是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突出的是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三中全会正是基于对成绩和困难的全面分析,才确定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并且强调一定要抓出成效。各地在进行形势教育中,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把成绩讲够,把困难讲透,把办法讲明,把前景讲清,用科学的清醒的分析统一大家的认识,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同志认为,一讲抓形势教育,就是又要讲“形势大好,不是小好”那一套空话了。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中央文件上没有这么讲,中央领导同志也没有这么讲。相反,中央要求我们在形势教育中一定要实事求是,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也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些同志只看到困难和问题,看不到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用这样的观点来进行形势教育,只会使人们把形势看得漆黑一团,对改革的前途丧失信心。这种片面的悲观的看法是应当坚决克服的。另外有些同志对于摆困难和问题有顾虑,担心这样做会否定成绩,会影响群众的信心。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困难和问题是客观存在,讲明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克服和解决的办法,只会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央提出的指导方针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正确性、必要性,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如果遮遮盖盖,讳言困难和问题,那倒是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党的十三大提出的“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原则,在形势教育中应当更好地贯彻。
形势教育要入耳入脑,必须有的放矢,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进行。一讲进行形势教育,有些同志总盼着上级领导机关能拿出个现成的形势教育宣传提纲、形势教育宣传材料来,认为照本宣科就能搞好形势教育。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进行形势教育,确实需要有一些文件、材料。而最重要的文件、材料是什么呢?是十三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文件,是最近一个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的重要讲话。这些文件和讲话,对形势和任务做了全面、精辟的分析和论述,是进行形势教育的最重要的教材。一些领导机关编写的宣传提纲和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材料当然应该利用,但是不能主次颠倒,更不能取代对中央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的学习。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这些重要文件和讲话是否就够了呢?也还远远不够。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利益不同,实践也不同,因而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形势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对形势的看法。这些看法各不相同,困惑和疑虑也各有特点。通过学习文件、讲话,能够解决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每个人认识上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引导大家把自己对形势的看法、疑问统统摆出来,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解疑答难,各抒己见,这样就能使形势教育更有针对性。对话也好,讨论也好,有领导教育群众,也有群众教育群众、群众教育领导,双向交流,多向交流,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暂时不一致也不要紧,允许保留,让实践去检验。这样形势教育就搞活了。目前,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收到了好的效果,这种做法应当推广开去。三中全会提出要以这次形势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起点,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
形势教育要入耳入脑,还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拿出坚决贯彻三中全会方针的切切实实的行动来。这是这次形势教育中一个十分尖锐的、有决定意义的大问题。对于十三届三中全会对形势的分析以及制定的方针、政策、措施,党内外干部、群众是衷心拥护的,他们最关心的是:这些方针、政策、措施能不能贯彻下去,过大的基建规模、过旺的需求能不能压下来,通货膨胀能不能抑制住,物价能否控制住,腐败现象能不能受到严厉的惩治,也就是说,群众还有些担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要进行教育,但是仅仅靠教育是不能使人们消除担心、增强信心的,最重要的还是拿出行动,拿出治理环境、整顿秩序、深化改革的一个又一个切实有力的行动。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扎扎实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治理环境、整顿秩序、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务必通过努力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政策、措施一项一项地落实,在整顿、治理中取得明显的成效,用榜样和事实来增强干部、群众的信心。
在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力的措施之后,一度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局面开始扭转。但是这仅仅是个开端。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有待我们去做。在这样的时刻,进一步抓紧抓好形势教育,将为推动整个形势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