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全国控办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强调 必须坚决处罚违犯控购纪律单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控办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强调
  必须坚决处罚违犯控购纪律单位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从严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决定》,记者就“决定”中的一些问题走访了全国控办负责人。
问:您能不能具体谈一谈什么是社会集团购买力?
答:社会集团购买力是指社会集团即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基本建设单位等用于购买供集团消费的非生产性用品的资金。
属于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商品主要有6大类:药品和医疗器械;职工劳动防护用品;职工饮水、洗澡、取暖用煤;非生产汽车用油;专项控制商品;其他商品(主要是办公用品、公共用布、家具设备、文体用品、礼品、食品等等)。
问:社会集团购买力是如何统计的?
答:社会集团购买力数字,目前有两个统计口径,一个是国家统计局按卖方出售商品口径统计的数字,即各类商业、饮食业、工业和其他行业,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售给全社会各类社会集团,包括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和街道企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企业在内的非生产经营用的消费品的总金额。按这个统计口径,1987年全国社会集团购买力为553亿元。另一个是全国控办根据各类社会集团上报的、按买方购进商品口径统计汇总的数字,这个数字只包括县城以上的机关、团体、学校、国营和大集体企业、事业以及基本建设单位购买的用于非生产经营的消费品。
问:国家对社会集团购买力为什么要严格控制?
答: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是国家一项长期的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比较落后,人口多、底子薄,勤俭节约的原则不能丢掉。近几年来,社会集团购买力增长过快,同我国的财力物力很不相称,它不仅不必要地加大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冲击市场,与民争利,而且也助长了铺张浪费、追求奢侈之风。这种情况,不利于改革和四化建设,必须加以控制。
当前,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也是近年来消费基金膨胀,引起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的决定,把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工作做好。
问:国家对社会集团购买力主要采取哪些办法进行控制?
答:按国务院的“决定”,国家对社会集团购买力实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控制办法。所谓直接控制,就是对县城以上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全民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单位以及职工在200人以上的乡镇企业,城市街道企业的社会集团购买力,由上级机关分配指标,按计划管理。各单位只能在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内购买所需商品。对突破控制指标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所谓间接控制,就是对县城以下单位,包括职工在200人以下的乡镇企业和城市街道企业的社会集团购买力,由上级机关提出控制要求,自行安排落实。同时,不论是实行直接控制的单位,还是实行间接控制的单位,凡购买国家规定的29种专项控制商品,都必须报经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关审批,并到指定商店购买。
问:当前在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答:今年2月,国务院曾发出《关于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开支的紧急通知》,多数地区、部门执行认真,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使社会集团购买力增长过快的势头有所改变。据全国控办统计,今年1—7月份,社会集团购买力比去年同期增长1.5%。但是,铺张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
问:根据现在的情况,您认为应当怎样从严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答: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坚决、迅速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从严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决定》。为此,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控制指标,健全控办机构,充实人员,并加强检查监督,切实抓紧抓好。
第二,实行首长负责制。县以上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都要有一位负责人抓这项工作。今后,问题出在哪一级,首先要追究哪一级领导的责任。其次要落实部门的责任。商业、工业、物资、银行和车辆管理部门都要互相配合,分兵把口,各司其职,哪一个环节出了漏洞,就追究哪个部门的责任。同时,财政、审计、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
第三,要严肃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对屡禁不止,我行我素,随意违犯控购纪律的单位,必须坚决按“决定”的规定处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