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玉米“红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4
第2版(经济)
专栏:献身黄淮海

  玉米“红娘”
  新华社记者 张传宣 尹建华
黄淮海平原的秋天是一幅迷人的金色图画。我国最大粮仓之一的河南省成了一片玉米世界,金裹银的玉米棒儿铺满场地,挂满庭院。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由于一位“红娘”在纷繁的玉米品系里不辞劳苦地寻找和协调,才使玉米成为中原的“后起之秀”。“红娘”就是59岁的张秀清,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一位农民的女儿。
张秀清与农有缘,深尝过挨饿的滋味。少年时代,她的数理化成绩很好,可她偏偏报考河南农大。张秀清与玉米有缘,她认准“好种出好苗”,1954年毕业后就把一腔热血都倾注到玉米种子的培育上面了。玉米既是北方人民的食粮,又是牲畜的主要饲料和重要工业原料,在河南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可惜由于雌雄同株、近亲繁殖等原因,产量一直很低——亩产不足50公斤。必须利用杂交优势培育杂交种,才能突破低产的“怪圈”。
于是,张秀清当起了玉米“红娘”——酷暑中,头顶烈日,在像蒸笼一样闷热的玉米地里传粉授粉。她和省农科院作物所的同事们从征集的近千个农家品种中,严格地选择,重复地做着自交、分离、测定,到1969年终于选出了一批好的自交系,在育种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这时,中华大地上骤起狂涛。大批科研人员都下放到农村去了。侥幸留城的张秀清呆呆地想:难道能眼看玉米育种研究半途而废么?她决心把全部研究工作承担下来!为了缩短科研周期,快出成果,当年10月,她就提出要去海南岛加代繁育,一年做两年的工作。但此时的张秀清家里,大女儿13岁,两个男孩一个9岁,一个6岁;爱人又是远离农科院的一个厂里正挨批斗的“走资派”,不能回家。自己走了孩子怎么办?不走,育种又怎么办?最后,她一狠心,背起二三十公斤重的行李登程了。
到了海南岛,她住草棚,吃粗米,用盐水下饭;生产上,自己刨地播种,自己挖土井担水浇灌,自己跑几公里外掏厕所挑大粪……那上千穗玉米的套袋授粉、观察、记载,当然更得自己干。4个多月过去了,她带着200多个玉米自交系和近460个杂交组合的果实返回郑州,经示范试验,有一个杂交组合每亩单产达394公斤。这就是具有高产、不倒伏、抗病害和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等明显优势的杂交组合“郑单2号”。“郑单2号”很快成为我国玉米4大新品种之一,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
“郑单2号”的成功,鼓舞着这位玉米王国里的“红娘”。她先后又取得12项国家、省级重大科研成果奖;与此同时,她将培育出的新品种抓紧推广出去。她采用试验、示范、繁殖推广三结合,在河南省不同区域建立了50多处基地,繁育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300多万公斤,向省内外数千家单位提供优质玉米杂交种和技术资料,并向数以万计的农业土专家当面和函授技艺。她撰写的40多万字的《郑单2号专辑》在全国印发了4万余册。1986年,张秀清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岁投入农业科研的张秀清,而今已头发花白了。近10年张秀清又培育成功了“郑单8号”,1987年,在郾城县万亩丰产区经有关专家验收,平均单产达520.4公斤,其中最高单产达到703.7公斤。
34年过去了。张秀清的“郑单2号”、“郑单8号”等一系列杂交玉米组合,在河南,在黄淮海平原,在全国20多个省、市累计种植面积共达5.5亿亩,约增产粮食200亿公斤!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