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各地计划生育统计虚报成风 统计法规形同虚设 人口状况难以确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4
第3版(经济)
专栏:

  各地计划生育统计虚报成风
统计法规形同虚设 人口状况难以确知
本报讯 我国计划生育系统现行统计中“水分”太多。以出生率这一指标为例,1987年的统计报表数,与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数相差10%以下的有4个省、市、区,相差10%至20%的有3个省、市、区,相差20—30%的省、市、区有6个,相差30—40%的省、市、区有10个,相差40%以上的省、市、区有6个。
最近召开的各省、市、区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处长会议,分析了这些“水分”存在的主要原因:
受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的影响,报喜不报忧。有些地方或单位的领导没有扎扎实实地抓计划生育工作,又不愿暴露工作中的问题,就瞒报甚至假报统计数字。上级以什么指标来评定工作成绩,这些人就在什么指标上做假。从各省、市、区的情况来看,出生率、多胎率、计划生育率的“水分”很大,而晚婚率、死亡率等指标的“水分”相对较小。有些统计人员因坚持统计制度,如实反映情况,甚至受到当地领导干部的排挤和打击。
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不完善。首先是目标订得不合理,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责任制的过程中,层层拔高指标,致使指标过高,难以完成,基层单位领导便以瞒报统计数字来逃脱责任;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地方或单位的领导不顾实际可能,争订高指标,完不成就虚报数字。
没能有效地进行检查和监督。许多地方根据统计报表中的一些数据考核成绩,却不进行核实,这就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
基层统计队伍不健全,人员素质较差。目前,在乡一级一般只有一名计划生育专职干部,他们要兼管多项工作。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乡的规模很大,有的乡人口多达10万,一名兼职的统计员很难摸清全部情况,难免有漏报。由于培训不够,有些专职干部对出生、死亡等基本指标的概念把握不准,在统计报表中出现了不少错误。
没有严格执行《统计法》。一些领导干部随意瞒报、假报统计数字,有的还打击报复忠于职守的统计人员。也有些统计人员迎合少数领导的意图,搞数字“游戏”,有些基层统计单位为了给上级“保驾”,不惜修改统计报表。这些人置《统计法》于不顾,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