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他的讨米袋里有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人情种种

  他的讨米袋里有书……
一位农妇在对一个“小叫化子”施舍时,发现他的讨米袋里有书报,经过询问后把他收养。如今,这个“小叫化子”已成为大学生。
6年前,他背着书讨米要饭;6年后,他成了一名大学生。这戏剧性的变化,只是因为一位农家大嫂的慧眼和胸怀。
这位农家大嫂叫欣巧凤,是江苏省兴化市唐刘乡人。1982年5月的一天,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孩站在她家门口,看上去他约有十二三岁,口中一遍一遍地求道:“做做好事,给把米吧!”欣巧凤从缸里抓起一把米,一眼瞥见了“小叫化子”打开的米袋。她愣住了:袋子里米不多,书报却不少。她惊奇地问道:“孩子,你现在还在念书?”“小叫化子”点点头。想想村里那些天天要父母往学校“押送”的“宝贝”,欣巧凤感动了,她连忙把他拉进屋里,盛好饭菜,让他吃饱后慢慢叙述自己的身世。
这孩子叫吴本华,家住滨海县淤兴乡堆北村,弟兄姐妹一共9个,他是老六。1982年2月,小吴小学还没念完,他爸爸就向他下了退学令:“家里快揭不开锅了,这倒头书,你念不成了!”小吴大哭起来。可是,涌泉般的泪水非但没有换到同情,反而招来了一顿毒打。一气之下,他离家出走了。从此,他就像一片树叶,四处飘荡。肚子有个半饱,就到垃圾堆上去找书报。
小吴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偏僻的水乡村舍遇到了知音和救星。
费了一番口舌,说服了丈夫王林水之后,欣巧凤俨然以母亲的身份对小吴说:“孩子,你就在我家留下来吧,先把小学的书念完,到下秋再送你去上初中。”
欣巧凤和王林水送吴本华到学校报名时,谁也想不到他在“姓名”栏内竟工工整整地写上了“王欣”两个字。一个多么聪明,多么惹人喜爱的孩子!他把收养他的王林水、欣巧凤的姓氏都带上去了。
王欣衣食有了着落后,学习更加勤奋了。从初中到高中,每次考试,他的得分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6年来,欣巧凤不但要负担王欣的生活和书本学杂费,还要顶住一些人的闲言碎语:猜不出她安的是什么心。欣巧凤暗暗下定决心:非把这孩子培养成人不可!我欣巧凤究竟安的什么心,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改革十年来,村子里90%的人家都建了新房,欣巧凤一家依然住着50年代的“鸽子窠”(空心墙房屋)。王欣考上大学了,笔者对她说:“王欣将来会报答你们的。”欣巧凤答道:“等王欣毕了业,我一定把他送回老家去。他小时候喝过妈妈的奶,吃过家里的饭呀!再说,我自己有孩子……”
(史有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