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重庆10位大学教师投书本报揭露 倒卖卷烟大案长拖四年不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5
第2版(经济)
专栏:

  重庆10位大学教师投书本报揭露
  倒卖卷烟大案长拖四年不处理
本报讯 重庆市三个高等院校的10位教授和讲师,不久前联名投书本报,反映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局长、烟草公司经理李武起等1984年倒卖卷烟15万条,严重违法,至今未依法处理。这10位教师呼吁,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为政清廉的号召的今天,对于上述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崇高威望的恶行,非给予严肃处理不可。
西南政法学院教授刘永誉、重庆师范学院副教授、市人大代表王顺国等10位教师,在信中揭露:重庆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经理李武起在前一轻局局长李洪年的授意下,于1984年6月向广东省三水县青歧区农工商总公司倒卖高档卷烟15万条(价值120余万元,相当于国家调拨给重庆市半年的中高档卷烟指标),并与该农工商总公司负责人一道,串通不法港商以“捐赠”名义获走私丰田牌小车2辆,严重触犯刑律。案情经市烟草公司工作人员杨自庆等3人于当年底向前届重庆市委、市政府揭发后,并未依法处理,只交给市纪委查处。市纪委一直拖到1987年6月19日(距发案时间三年整)才作了一个“让李武起在公司党委扩大会议上作检讨,总结经验教训,下不为例”的“处理”。
信中指出,由于案情重大,不仅在重庆市引起了强烈反映,也引起了新闻界的严重关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的记者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揭露。其中1987年8月23日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提供的一则电讯提到:“国家每年调拨给重庆的大量中、高档烟到哪里去了?市烟草系统有关人员在这些倒卖活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人们要求认真查一查。”
信中写道,这些报道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今年5月17日正当市政府换届前夕,重庆市烟草公司升格为地师级单位,李武起非但没有受到查处,反而被任命为经理兼烟草专卖局局长。
信中还写道,市委负责同志曾表示要求市纪委对此案重新调查。不料市纪委竟于今年7月上旬派专人到国家烟草总公司听取对这一案件的“处理意见”,假调查之名行开脱之实。而国家烟草专卖办公室对这种错误行为不仅不严加斥责,反而给予支持,表明李武起的行为是“跨省区向外供应卷烟”,“在烟草专卖条例细则公布前,尚不属违章行为”。来信反驳道:按照这一逻辑,在一个条例的细则公布之前,完全可以违反这一早已公布的条例了,这是何等荒谬的逻辑!何况李武起的倒卖卷烟协议在签订之时,烟草专卖条例实施细则已在内部传达3个月之久,而其中12.5万条卷烟的倒卖完全在该细则公布之后。
这10位教师要求有关部门重视此案,依法严肃处理当事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