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为世界和平骑车走天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5
第6版(国际)
专栏:

  为世界和平骑车走天下
  本报记者 刘兆祥
10月19日下午,天安门广场出现了两位年轻的国际友人。他们身着运动服,精神抖擞,面带微笑,正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一脚蹬地骑坐在自行车上拍照留念。过往行人不时地向他们投以友好的目光,他们也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原来这两位年轻人是印度本地治理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学生,一个名叫拉奥,27岁,另一位叫赛克兰,25岁。为了世界和平与核裁军的崇高目的,他们已骑车穿越五大洲,于10月14日到达北京。
10月21日,拉奥和赛克兰骑车来到了人民日报社,兴致勃勃地同记者谈了起来。
“我们作为首批骑自行车在中国旅行的印度人,感到非常骄傲和幸福。”赛克兰首先兴奋地说,“在北京的几天中,我们发现,中国人民非常友好,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坐在一旁的拉奥一边喝着茶,一边讲起了他们此行的目的:“现在世界和平还在受着威胁,尤其受核武器的威胁。我们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就是为了唤起各国人民和政府的注意,裁减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备,改变世界贫困状况。中国有近11亿人口,印度有近8亿人口。如果爆发核战争,印中两国人民受害最甚。”
拉奥和赛克兰于1986年3月20日离开家乡踏上了为时3年的旅程。他们从南亚开始,经过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大陆,来到东亚。一路上,他们经寒历暑,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另外,他们还得提防疾病的侵扰。在坦桑尼亚,这两位年轻人不幸染上了疟疾,病倒7天。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更加朝气蓬勃地迎接新的挑战。到中国之前,他们骑车已经到过32个国家,行程达5.2万公里。
所到之处,拉奥和赛克兰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热烈的欢迎。到目前为止,已有2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500多位各国知名人士在他们的留言簿上题词。摆在记者面前有3本厚厚的留言簿,记者信手翻开了几页。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写道:“我希望,你们的努力将加深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理解。”瑞典首相卡尔松的题词是:“我非常赞赏你们为世界和平所做的一切。”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写道:“你们的行动引起世人的注目。任重道远,预祝你们成功。”
在离开报社时,拉奥和赛克兰向记者透露,离开北京后,他们还将访问香港、日本、美国和苏联等,明年3月,他们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把名人留言簿敬献给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