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人间自有真情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6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残疾人与社会征文

  人间自有真情在
  韩书民
今年3月以来,陕西省西安市东8路兴隆坊15号郑红莲的信件突然多了起来。
15号出了什么事?郑红莲何许人也?这还要从《当代青年》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起。
今年2月,这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她选择了死亡》的文章。文中记叙了西安市东8路兴隆坊15号刚满20岁的女青年郑红莲,从小患疾,久治不愈。20年来,她和全家人不胜其苦,不胜其难,于是她决心尽快了此一生,从而解脱家人,解脱自己。可是服毒、跳楼,几次都被抢救过来……
郑红莲的不幸,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000多封慰问信和几千元汇款单带着人间真情,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像雪片般地飞向了郑红莲。
“你没有被社会抛弃,你不该选择死亡,应该坚强地活着!”郑红莲的心被震动了。她咬着牙,噙着泪,一字一句地读着这一封封火一样的信。
来信中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边防战士。有长者的谆谆开导,有残疾人的亲身体会,还有孩子的衷心祝愿。有的从达尔文谈到贝多芬,有的从保尔谈到张海迪。谈他们如何战胜病魔,谈他们怎样在逆境中跋涉。
咸阳国棉七厂纺织配件厂翻砂车间杜学浩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多次专程到西安找到郑红莲门上,教给她气功疗法。
江苏铜山县中学教师马夫成,得知红莲的病情后,立即和徐州等地十几家医院联系,最后找到了一家治疗肿瘤效果较好的医院,并立即写了一封5000多字的长信,劝红莲去他那里治疗。还特别说明,郑红莲的路费、医疗费等一切费用他全包了。
一封信一片情,一分钱一颗心。郑红莲那颗冷了的心温暖了。她强烈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她说:“我不死!我要活!我还要争取为社会作点贡献,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在成千上万人的热情扶助下,软弱的红莲姑娘终于站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