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千岛迢迢怀夏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6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千岛迢迢怀夏翁
  王玉祥
清秋之季,拜收到吴无闻先生赐自京华的大函,示以她曾于初夏“五月间偕儿子至浙江千岛湖为夏老营葬,历时半月”。随函并附几份关于夏翁归葬事的报道,以及吴先生为奉安夏翁灵骨而填的一阕《贺新郎》词。
这使我颇感欣慰。因为,这位与本世纪同庚的一代词宗,在将一千余万言的不朽篇著留给人间,将数以万计的芳菲桃李播遍中外之后,从此便如愿安眠于他生平最爱的佳山秀水之间。正如吴先生亲笔撰写的镌于墓上的对联云:“浩荡天风,宙宇神游词笔健;苍茫烟水,湖山睡稳果花香。”
记得自前年暮春夏承焘先生在北京仙逝之后,夏夫人无闻先生为安葬夏翁灵骨而几度奔波,至仲夏曾有书来,言及6月间奉夏翁灵骨归杭暂厝,不慎“伤足骨断,行走甚困难,心情亦甚恶劣”。寥寥数语,思悼夏翁之无尽哀楚俱见其中。而当时墓地尚未择定。如今,在淳安地方领导大力支持下,夏翁已安息在千岛湖中之羡山,当可告慰夏翁于九泉了。
而我,作为一个多年来屡承夏翁教泽的晚辈,欣慰之余,不免重又忆起那件终生遗憾的往事。1984年12月5日,在北京举行夏翁从事学术与教育工作65周年庆祝会,我未能赴京祝贺。谁知,这竟是最后一次了呢?
我又忆起夏翁生前的另一件往事。那年,中国韵文学会草创,为了支持它开展学术活动,夏翁甘愿以自己的稿酬积蓄数万元慷慨相赠。由此,分明可以窥见这位中国老一辈学人的云水襟怀。
说了这些之后,我心头惦念的只是:几时真能到浙西千岛湖去,为夏翁祭扫墓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