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进展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新老交替正常化 五十五万中青干部走上县处以上领导岗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8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进展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新老交替正常化
  五十五万中青干部走上县处以上领导岗位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胡清海)5年来我国各级领导班子换了一茬人,基本上实现了新老交替的正常化。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介绍,近几年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进展主要是:
——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确立和执行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使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1982年到1987年,有55万中青年干部走上县处以上领导岗位,有287万老干部离休退休。
——改变了干部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的状况,下放了干部管理权限。从1984年开始,各级党委由过去下管两级变为原则上下管一级,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除主要领导干部以外的所有干部,基本上都由本单位自行管理,使下级和单位、特别是企业有了较多的用人自主权。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确定了对干部实行分类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健全了干部选举制度。凡规定由选举产生的党、国家机关和部分群众团体的领导人,都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选举中,不仅经过反复酝酿和民主协商产生候选人,而且实行了差额选举;人民代表可以联合提名候选人,进一步扩大了代表的民主权利,提高了代表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为扩大人民民主和加强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提供了新的形式。
——提高了干部任免升降工作的公开程度、开放程度和透明程度。中共中央先后就干部选拔的民主程序和党政干部的民主考核,作了明确规定。在提拔干部时,先在适当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和民意测验,或提出若干人选交群众讨论遴选,根据民意测验和群众遴选的结果确定选拔对象。
——一些部门和单位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了职务靠竞争、待遇靠贡献的选人用人制度。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已不再由上级任命,而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部分事业单位,通过民主选举和民主推荐,产生本单位的领导者;乡镇干部全面推行了选任制和聘任制。
——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干部接受民主监督的思想准备和民主承受力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积极行使民主权利的政治热情和进行民主监督的水平不断提高,整个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正在从集权式、封闭式、单一化、神秘化的状态,向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方向发展。
中共中央组织部认为,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民主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跟不上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有些改革措施的推行,缺乏必要的理论阐述和理论指导;二是有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民主发展的要求,在选人用人上还存在个人说了算、凭主观意志和个人好恶办事的现象;三是目前还没有形成社会均等的社会环境,在用人上还难于充分体现公平和竞争;四是干部人事工作的法制还不健全,对于违反民主秩序、违背法纪的现象还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