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热心办学的穆斯林——宁夏南部山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热心办学的穆斯林
  ——宁夏南部山区见闻
本报记者 张书政
冒着大雨,头戴回族白色布帽,同心县政协副主席洪维宗走出家门。他四处奔波,买了逾千元的各类书籍,捐赠给县里中小学。
洪维宗生长在一个宗教世家,热心回族之乡的教育事业,倡议成立了同心县回族教育促进会,并和父亲洪清国一起为该会捐款3000元。洪维宗被邀担任教促会会长后,敦促乡、村干部为山村学校维修校舍279间、打水窖116眼、修理桌凳652套、拉煤140吨。
回族群众中,不少人家不重视女孩子上学,洪维宗痛感这是妨碍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痼疾。他多方联系,建议兴办一所回民女子中学,个人为此捐款4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一年建成,前年9月正式开学。这是宁夏第一所回民女中,现在已有200名回族姑娘就读。
像洪维宗这样鼎力兴学的宗教人士,在回族之乡是不少的。近年来,宁夏海原、泾源、平罗、吴忠等回族聚居的县、市,相继成立了以伊斯兰教人士为主的少数民族教育促进会,为民族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
年近八旬的海原县宗教人士马百华老人,拿出1000元赞助回民中学办学。他还经常到学校看望教师,勉励学生发愤读书。西吉县宗教人士马福甲,出资支持家乡——什字乡新甸村办学,该村近年来失学儿童明显减少。海原、平罗等县的阿訇们,对送孩子到寺上念经的家长们劝说道:“要让孩子们学好现代文化知识,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目前,宁南山区8个县中、小学在校学生共有39.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0.8%,巩固率为93.9%,毕业率为91.2%。其中,有回民小学66所,在校学生5.3万人;回民中学7所,在校学生5000人。
宁南山区是革命老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富春、彭德怀和斯诺都到过这里。坐落在同心县城旧城的清真大寺,曾是当年党和红军组建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会址。该寺年逾花甲的阿訇李国华常说:“我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我们也要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尽力。”李国华常常走出清真大寺,到教育工作落后的回族乡村,向广大穆斯林群众讲述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性,还引用穆罕默德的话——“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求知识是穆斯林男女的天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