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搞建设危及生态 大自然发出警告 河北环境恶化影响经济发展 森林锐减草场退化 风沙侵蚀华北平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搞建设危及生态 大自然发出警告
  河北环境恶化影响经济发展
  森林锐减草场退化 风沙侵蚀华北平原
本报讯 记者谢联辉报道:随着河北省环境保护问题日趋严重,大自然发出的一个个警告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以牺牲生态效益而获得的暂时经济效益,终究还将以经济形式加倍偿还。
河北省环境问题自70年代后日渐突出。由于工农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森林资源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被砍伐。据统计,1983年,全省木材采伐量比建国初期增加16倍,滥砍乱伐、砍青毁林的局面难以控制。虽然年年种树,可是每年植树造林的保存率仅为32%。大多数山区是荒山秃岭,植被稀疏,一些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只有5%。再加上一些牧区管理不善,放牧大大超过草场载畜量,全省草原退化面积已达3253.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45.7%。
由于一些地区的森林、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场县1974年建成的四合永大桥,原来桥深4.9米,现在河床离桥面只有50厘米;1960年修建的庙宫水库,原坝高44.2米,现坝高只剩19米,库容减少57%。据统计,水土流失面积为7.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1.77%;风蚀沙化面积866.6万亩,沙化正在悄悄地从北向南、由东往西扩展。
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了当地小气候变化。人们过去一直认为河北省水资源丰富,现在却极度匮乏。全省37条主要河流大部分干枯;邢台百泉现已见底;滏阳河源头黑龙洞过去泉水清澈,水质甘甜,如今27个泉眼干枯。特别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地下水过量开采,石家庄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1965年的7.82米,下降到1987年的35.16米。沧州、邯郸、邢台、保定、唐山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形成地下水漏斗40多处。
干旱偏爱河北,而人们生活又离不开水。邯郸市用3600万元铺设管道,从40公里外的羊角堡引水救援;秦皇岛1986年投资1800万元铺设两条管线,从石河水库引水入市;北戴河疗养区投资4372万元,从40公里外的柳江盆地引水……河北省可供水量总和,在平水年为200多亿立方米。有关专家预测,到1990年,总亏水量将达70亿立方米左右。水将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河北省环境保护部门最近拍摄的《大自然的警告》电视片,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画面反映了环境的严重问题。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看过电视片后,要求河北省政府、国家环保局负责同志重视这一问题,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