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了解京剧艺术的伴侣——《玉堂春》和《京剧OK带》欣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0-29
第8版(副刊)
专栏:

  了解京剧艺术的伴侣
  ——《玉堂春》和《京剧OK带》欣赏
  安志强
  本月最佳盒式录音带
  《玉堂春》
  (江苏音像出版社)
  《京剧OK带》
  (中国北光声像艺术公司)
欣赏京剧艺术不仅是在剧院里进行。借助于盒式磁带,可以在反复聆听、学唱的过程中,逐渐深入领略名家的演唱风韵。这里介绍的盒式磁带《玉堂春》(编辑:梁艳慧)、《京剧OK带》(编辑:刘桂琴、刘中慧),收录了京剧爱好者普遍熟悉的传统剧目的主要唱段,编排精巧,制作讲究,演唱者李炳淑(《玉堂春》)、张学津、杨淑蕊(《京剧OK》)又都是京剧流派艺术的优秀传人。这两盘磁带,是京剧爱好者了解京剧艺术的好伴侣。
盒式磁带《玉堂春》录制的是“起解”、“会审”两折戏的主要唱段。这出戏的西皮板式比较全,从长于抒情的〔慢板〕
〔回龙〕〔导板〕〔散板〕〔摇板〕,到长于叙事的〔原板〕〔二六板〕,以至表现人物心情波动的〔流水板〕〔快板〕等,应有尽有。此外,还有表现深沉、低回情绪的二黄、反二黄的个别板式。《玉堂春》除了该剧中的〔原板〕唱段之外,其他板式的演唱尽收其内。这些板式的唱腔结构都比较规范严谨,曲调运行简捷流畅,适合于初学者入门。
李炳淑在《玉堂春》中的演唱,宗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路子。她的嗓音清新脆亮,演唱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如
〔回龙〕腔的演唱,在迂回跌宕的曲调进行中,轻重疾徐、抑扬顿挫的掌握都比较适度,生动地表现出苏三在威严的公堂上受审时委屈、惊恐的心态。〔二六板〕转〔流水板〕的演唱,酣畅流利,表现苏三述诉冤情时的爱、憎、哀、怨等复杂心境,颇为传神。可能是由于磁带容量有限,“起解”、“会审”两折戏中的〔原板〕唱段都没能收录进去。这两折戏在舞台上都各自独立演出,所以〔原板〕唱腔中的内容多重复,曲调也大同小异,但至少应收录其中一段,才能更趋完整。况且该剧的〔原板〕也确有精美独到的行腔可供鉴赏,未能收录,不免遗憾。此外,这盘磁带的装帧设计比较直观、刻板,缺少鲜明的特色,亦为美中不足。
《京剧OK带》的A面是马(连良)派传人张学津演唱的《法门寺》、《清官册》二剧的选段。张学津的演唱洒脱酣畅,特别在《清官册》中二黄成套唱腔(〔慢板〕转
〔原板〕转〔散板〕)的演唱,飘逸大方,气口转换,颇见功力,并注重人物感情的层次变化。B面是张(君秋)派传人杨淑蕊演唱的《状元媒》中的主要唱段。杨淑蕊的唱腔柔婉,她演唱的那段脍炙人口的
〔二黄原板〕,疾徐有致,色彩斑斓,形象地表现了柴郡主内心掀起的爱情波澜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显示出演唱者在驾驭华采多姿的张派唱腔上的功力。此外,这盘磁带作为一种尝试,采用OK式的录制形式,消去琴声,学琴者可借用张学津、杨淑蕊的演唱练琴;消去行腔,学唱者可借用琴师燕守平、孙宝媛为其伴奏。这种录制形式,适应广大京剧爱好者的需求,对于京剧艺术的普及,大有裨益。值得提出的是,燕守平的演奏浑圆大方,孙宝媛的演奏纤巧,都有相当高的水平,消去行腔,只留琴音,不失为独具特色的京胡演奏曲。
这盘磁带的封面设计采用木偶制须生的脸谱造型,背景衬以介绍京剧艺术的外文资料,寓意京剧流传面广,构图新颖,特点鲜明。只是封底选用了演唱者的生活照,在装帧的整体构思上,显得不大协调。另外,封里中的唱词印刷,有一些错别字,如“阴魂”误为“险魂”;“思忖”误为“思存”,虽是小疵,但不利于流传学唱。
戏曲盒式磁带既可欣赏,又是普及戏曲的有利工具,形式不妨多样,既可有《玉堂春》一类的较完整唱腔的收录,也可有OK带式的主要唱段的收录。既为OK带,不妨可以选一些中、小型唱段,这样便可多录一些剧目和流派的演唱,为学唱学琴者提供更广的选择余地。(附图片)
  《京剧OK带》封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