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应当比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1
第1版(要闻)
专栏:

应当比什么
本报评论员
这几年来,各地兴起了一股攀比风。攀比什么呢?往往是攀比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看哪儿摊子铺得大,增长速度高。还有就是攀比楼堂馆所,工资福利等等,看哪儿的宾馆盖得漂亮,搞了多少“一条街”,发了多少奖金,过年过节分了多少鸡鱼肉蛋。更有甚者,是比涨价,看谁涨得早,涨得快,涨得高,据说“谁先涨谁得利”,于是价格改革方案还没有出台,物价就大幅度地上涨了。
以这些内容来攀比,不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这种攀比在方向上不对头。经济发展要讲效益,单看规模和速度是不科学的。不问能源、原材料能否供应,不问交通运输能否承受,不问产品结构是否合理,盲目攀比投资规模,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供需矛盾,助长通货膨胀。摊子铺得很大,实际效益往往不够好,甚至适得其反。至于将“比”的方向定在楼堂馆所、工资福利上面,更于经济发展不利,因为它容易导致超过生产发展水平来片面追求消费。比经济要比生产,比生产要比效益,这才是对头的方向。
其次,那种攀比在方法上不对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好,基建规模也好,工资福利也好,都要视当地情况而定,从当地实际出发。攀比风不顾实际情况,两眼不是瞅着自己的实际,而是盯着左邻右舍,在经济发展上就很盲目了。比从实际出发,比因地制宜,才是对的。
那种攀比不仅在经济上带来很坏的后果,而且也往往败坏纪律,败坏社会风气。这样比来比去,很容易产生不听中央号令的情况,也很容易产生浮夸、摆阔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有碍改革的。
这类攀比,往往含有显示自己政绩的意思。似乎没有相当大的建设规模,没有像样的楼堂馆所,没有大幅度地提高工资奖金,就显不出政绩来,因而不顾实际可能与利弊片面去追求。结果,局部的近期的经济效益很差,又妨害了全局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这难道能算是政绩?
各地有争雄之心,不甘人后,当然是很好的。现在,要把这种“比”劲,拿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上来。比如,不妨比一比谁查处“官倒”更有力,比一比谁控制投资规模更有效,比一比谁压缩集团购买力更不手软,比一比谁那里的企业深化改革搞得好。比这些方面的决心和实绩,对全局和局部都有利,群众高兴,中央赞成。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已经为贯彻全会精神而积极行动起来了。原来的攀比风应当刹住。谁也不应以左邻右舍为借口在应当治理、整顿的方面搞保留。如果我们真正按照中央全会精神来比了,那么就会出现可喜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