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紫荆模式”的兴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2
第2版(经济)
专栏:

“紫荆模式”的兴衰
齐义智 黄正谋
江陵县紫荆村,在湖北率先对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一时被当地誉为“紫荆模式”,众口称赞。苦心经营3年后,这个村于去年不得不重新分包土地。“紫荆模式”缘何而兴?又为何衰败?我们于不久前曾去探访。
紫荆村地处丘陵地区,全村987人,人均耕地1.5亩。1982年到1984年,村里办起了10多个企业,一部分劳力由农业转向工副业。在这种情况下,在该村办点的县委办公室干部出主意,决定取消村民小组,组建农业、工业、多种经营三个专业公司。农业公司由70个农户组成,劳力92个,占总劳力的23%,分户承包全村耕地。工业公司劳力149人,占总劳力37.2%。多种经营公司劳力143人,专门从事林、果、牧、渔业生产。
为了推行“规模经营”,村里制定了优惠政策:包地越多提留越少。劳均承包30亩的,每亩交提留款10元;劳均承包20亩,交20元;劳均承包10亩的,交30元。全村承包30亩以上的有22户,最多达100亩。对从事多种经营、务工的农民,由于没有种粮,村里每年拿出1.3万元对他们及其家属给予粮价补贴,每个劳力一年补70元,家属补35元。这种经过精心设计,按三个1/3(种植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劳力各占1/3)标准建立组织,实行专业承包、规模经营的承包形式,就被称为“紫荆模式”。
经过1985年—1987年三年实践,这种人为归拢的“规模经营”,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最突出的是承包土地的农民不满意。村里劳务负担按田、劳各半分摊,平均每亩耕地要摊8个水利工,种田越多负担越重。加之上级对农作物的种植品种、面积常有“指令性”计划,农民常常难以完成。几年来,种田农民费了大力气,全村粮食却增产不多,加上种粮比较效益又下降,40%的种田农要求退田。另一使紫荆村“规模经营”受到冲击的因素则为多数人未料到。去年以来,村属10个企业搞了租赁或承包,新的法人代表挑选后,剩余了近70名劳力,这些人只好“归农”,可此时已无田可包。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负荷的粮食大户,由于精力有限,只能粗放经营,全村总产量虽然没有下降,但几个大户种植的100多亩高产田亩产却由700多公斤降到200多公斤。
1985年,紫荆村在养殖业上也搞了“规模经营”。村里拿出资金建禽畜栏舍51间,派专人负责,还请来7名外地“顾问”,兴办38个百头猪场、千只鸡场、鸭场。结果,“热闹”了年把功夫,亏损10多万元,8个场全部下马。村里只好改变策略,重新号召各家各户大力发展养殖业,集少成多,实现全村养千头猪、万只鸡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年底,紫荆村党支部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撤销了3个专业公司,土地重新分户承包经营,全村每人平均分7分口粮田,每个劳力平均承包2.45亩责任田。今年,紫荆村农业生产倒出现了几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农民加强对土地投入,扩大复种指数,目前已到手的夏粮、早稻比去年增产5.5万公斤,中稻丰收在握,晚稻长势良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