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发挥优势扩大出口——智利经济部长曼努埃尔·孔查谈外向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2
第7版(国际)
专栏:

发挥优势扩大出口
——智利经济部长曼努埃尔·孔查谈外向经济
本报记者 吴志华
智利是距中国最遥远的国家之一。但是,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跨越地理上的障碍,不断得到发展。最近,智利经济部长曼努埃尔·孔查为进一步推动两国贸易来华进行访问。他在离京前夕会见了本报记者,介绍了智利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增加了我们对这个南美国家的了解。
近几年来,智利经济发展比较顺利,去年国内经济增长5.5%,年通货膨胀率10%,失业率已从1983年的25%降到8%。曼努埃尔·孔查说,这是智利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外贸出口多样化的结果。
长期以来,智利经济以铜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直到1973年,铜的出口占其外贸出口额的83.7%。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智利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1974—1982年间,世界经济曾发生过两次危机,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下跌,智利蒙受了巨大损失。例如,1974年智利出口3磅铜可换回一桶石油,而10年后,需用45磅铜才能换一桶石油。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智利政府决定采取外向型经济战略,实行出口多样化,并以此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曼努埃尔·孔查说,面对国际贸易激烈的竞争,智利采取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也就是说,首先研究智利在哪些领域具有扩大出口的有利条件,然后重点投资开发,给予扶植,增加新的出口产品。
智利的自然条件并不理想,境内多山地和沙漠。然而,与其它国家相比,智利又具备某些优越之处。智利地处南半球,与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气候季节相反。当这些国家万木凋零、天寒地冻之际,智利正是花果飘香的季节。智利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连续6个月向欧洲和北美出口新鲜水果。同时智利地形狭长,南北相距4000多公里,气候差异较大,适合多种水果的生长。政府看到这一“比较优势”,大力投资发展果树生产。10多年来,智利各类水果种植面积翻了一番,产量增长5倍多。水果出口量从70年代的300万箱增加到去年的800多万箱。
智利南方雨水充足,气候湿润,特别适合松林的生长。和其它地区相比,智利的松林成材期短。1974年,智利从美国引进加利福尼亚红松树种,培育出“辐射松”。这种树在其它国家需14年成材,而在智利仅需7年。因此,智利生产这种松树,成本低、产量高,更具有竞争力。为充分利用这一“比较优势”,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营造人工林。12年间,全国共植树2.5亿株,林区面积扩大5倍,其中80%以上是人工林。近年来,智利的原木和纸浆出口日益增多,成为拉美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
通过“比较优势”,智利各地区积极从事面向出口的多种经营,政府也以加强投资、降低税收来鼓励外贸出口。70年代,智利出口额在10亿美元左右,80年代达到50亿美元,特别是1984年后,出口额每年增长10亿美元。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口品种增加到1500多种,铜的出口比重降到42.8%,而渔业产品、林业产品以及水果成为新的大宗出口产品。智利的外贸顺差从1982年的6000多万美元增加到12.3亿美元,今年可望达到15亿美元。这对智利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
外贸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曼努埃尔·孔查强调说,由于外汇增多,智利陆续偿还了40亿美元的外债,使外债总额下降到160亿美元。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国内生产性投资,而且有力地吸引了外国在智利的直接投资。
曼努埃尔·孔查部长最后谈到智利中国双边关系时,高兴地说,“我们两国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不同,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交换的产品很多。”近年来,智利进口中国的石油、船舶和精密仪器等,向中国提供铜、木材、纸浆和鱼粉。他说,“我们相信,两国贸易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