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6
第2版(经济)
专栏: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前景
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 艾丰
1988年初,中国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注意,但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评价。现就此提供一些个人的看法。
这一战略提出的过程和背景
早在70年代末,中国提出改革开放方针的同时,决策者就在考虑,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该采取分区指导、有前有后、互相促进、互相带动的方针。根据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自然把沿海首先推向开放的前沿。于是,1979年,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等地设立四个特区;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1985年,国务院又提出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1986年中央提出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中,也把中国分为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地带。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带动内地滚动式发展,被明确提了出来。
中共十三大之后,赵紫阳总书记先后到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视察,他参考了经济学者王建的“国际大循环”的理论观点,就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发表了一些意见。1988年1月23日,中央大报刊发表了赵紫阳《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长篇谈话。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次全体会议同意这个谈话的观点,并决定把它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加以部署。
这些情况说明,沿海战略的提出,是全局性的战略,是有长期酝酿的背景,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
国内外都有一些人把沿海战略即称为“国际大循环”,其实这两者不是等同的。这里包含着:中央战略决策与一家理论观点的不等同,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总体设想与侧重解决工农业二元矛盾考虑的不等同,着眼中国各地带如何滚动发展与侧重着眼产业结构调整的不等同。现在,对沿海战略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对“国际大循环”理论的争议,当然也有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的疑虑。
实施沿海战略的现实可能性和前景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作多层次的分析。
首先,把沿海作为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一战略设想,通过10年的努力,已有明显成效。那就是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这已是现实。
第二,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广东省为例。现在,它的国民生产总值有1/4是在国际市场实现的。国民收入、建设资金,都是1/4来自境外。其他地区也有相应的发展。
第三,“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做法,我认为,如果把它作为沿海战略中更具战术色彩的部分,就将会有个恰如其分的估计。现在,具体的形式很多。除“三来一补”外,还有“三资”企业。近来又发展了“三贷”的形式:贷款还物的补偿贸易,贷物还款的租赁贸易,贷款还款的国际信贷。除“两头在外”以外,有的地方也发展了“一头在外”的形式,或原料一头在外,或市场一头在外。
“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应该理解为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以多种形式实现的方针,“大进大出”,立即要求整个中国沿海地区做到这点,恐怕是困难的。但若干企业、若干村镇、若干县市,首先做到,然后逐步积累,应该说是一条现实的道路。全盘否定“大进大出”的可能性,或者立即要求出现“大进大出”的宏观局面,都是片面的。
第四,既看到沿海战略实施的现实可能性,同时又要充分看到它实施中的困难,因而不可不切实际地期望过高,不可一哄而起,而是着眼于扎实的努力。这里我强调的是目前决策者们已经清醒地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第五,发展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是个值得重视的力量,甚至可以成为迅速发展的“突破口”。人们说,中国劳力价格低,其中乡镇企业尤其如此。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其劳力价格只相当于“亚洲四小”的1/10—1/5。
总之,我认为沿海战略实施既有现实可能性,又是一个充满困难的历程,主要需要中国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外商方面的理解和具有眼光的合作。
“治理”、“整顿”将对引进外资产生怎样的影响
怎样估计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方针对“三资”企业和海外投资的影响?
第一,三中全会的方针,不是改革开放方向的改变,而是实际步骤的调整。步骤调整的实质内容无非是放慢价格改革措施的出台,而加快经济环境治理,抓紧价格改革奏效所必需的市场机制、企业机制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更具市场经济机制的中国经济,当然更有利于对外开放,更有利于在这方面取得实效。
第二,通过治理和整顿,不仅中国企业的环境会得到改善,“三资”企业的环境自然会得到更大的改善。特别在对重点产业采取“倾斜政策”和对涉外项目采取“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它们受益将会更多。例如,现在某些合资企业不是抱怨原材料供应有时没有保障吗?那么经过压缩基建规模后,腾出来的原材料正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在配套资金方面,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抑制通货膨胀、整顿流通环节中的问题,也都会起到类似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治理、整顿更有利开放,更有利外商同中国的经济交往和合作,而不是相反。
第三,从发展看,这个方针的贯彻会影响到海外在中国的投资结构,此点也不可忽视。
到1987年的统计,外商投资于饭店及服务业3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3%。而轻工纺织电子加在一起只占17%。
这个结构已呈现出不合理性。
因此,中国在治理、整顿中实行的倾斜政策,不仅对国内产业结构说是必要的,对外资目前投向来说,也是有针对性的,必要的。这一点,相信外国朋友会理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