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铁”哥儿们的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7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改革已十年征文

“铁”哥儿们的事业
内蒙古 韩家文
李家农民五兄弟:老大铁铎、老二铁舜、老三铁骥、老四铁克、老五铁锋,名字中都有个“铁”字,人称“铁”哥儿们。
“铁”哥儿们家住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农村改革,政策放开。“铁”哥儿们总想干一番事业。干啥?老大说:“市场上钢材缺,我想往这上使使劲儿,先办个轧钢厂吧?”哥儿几个一合计,就定了。消息传开,镇里上下,像开了锅:
“咱农民世世代代撸锄杆铲大地。‘铁’哥儿们想当工人老大哥了,作梦呗!”
“全国大炼钢铁那阵势多大,结果黄了多少。他们哪,兔子尾巴长不了。”
还有的说得更难听:“翻身才几天,就狂上了。”
说“铁”哥儿们“翻身”,事出有因:几年前,哥儿五个还是“狗崽子”,走路瞅脚尖,说话不敢喘大气,被错定成“地主分子”的父亲摘了“帽子”,哥儿几个才有了出头之日。
说“狂”,也不是没有道理。哥儿五个的父亲李世纯是个老钳工,一辈子敲敲打打,锉锉钻钻,与钢铁打了一辈子交道,过日子不易。老大只上过两年大学,老二这几年才当了个什么公司的副经理,说来都没有大能耐。
但是,“铁”哥儿们不听邪,张张罗罗干起来了。轧钢没有轧钢机。没钱买怎么办?老大说:“咱自己造!”
老大铁铎,今年四十有二,可是个有心计的人。在那动乱年月,他家境不宁,整天钻到草垛里啃书本。1982年自费上大学,两年学完了机械设计和机床制造两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建厂前,他带着哥几个到许多厂家、市场考察,发现建筑市场上线材紧缺,才决定先办个轧钢厂。轧钢机还真让他们造出来了。1985年9月,轧钢厂热热闹闹地在鞭炮声中正式投产了。谁料想,一个多月后,原料用完,百十来号人的厂子,一下子冷清了。
庄稼院的评论家和预言家们说什么的都有。
“铁”哥儿们不在乎,而是清醒地重新确定了自己的经营方向:以带料加工为主,自购自销为辅。开始,许多厂家信不过这个个体轧钢厂,给点原料试试。没想到,他们返材及时,质量好,回材率比一般厂高出了4%—5%,加工费却低10%,很快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齐齐哈尔送来了钢锭,讷河县、扎兰屯钢厂也送来了钢锭……。“铁”哥儿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和齐齐哈尔、安达、泰康等7个炼钢厂联合,实行“联产联销”,和全国30多个单位建起了业务联系,还在讷河县建起了分厂;产品销往广东、海南、湖南、陕西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到去年末,他们共加工各种规格的小径建筑圆钢1.1万多吨,创产值1200万元,盈利72万元。
前些日子,我们访问了厂长老大铁铎。看穿着,他像个农民,看举止和气质,又像个知识分子,若从他领着哥儿几个和农民干的这番事业来看,他又是个企业家。的确,他被内蒙古自治区授予了“优秀企业家”称号。他向我们介绍了“铁”哥儿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将要开拓的事业。他们准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增添大型轧机,上电炉,造电厂,炼硅铁,搞海绵铁实验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年产值可达四五千万元,二期工程完成,年产值可达亿元。他乐呵呵地说:“我们哥几个准备奋斗几年,把企业建成一个现代化的能炼能轧的特种钢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