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走向现实——谈“当代报告文学丛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8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走向现实
——谈“当代报告文学丛书”
谭天
这是一个丛书热的时代:“走向未来丛书”、“走向世界丛书”、“文化哲学丛书”、“美学译文丛书”……几乎举不胜举。这各种丛书,我们实际上可以冠之以“拿来丛书”的总题。无疑的,它们对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想、繁荣我们的学术和文学艺术,起了极大的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这空前的丛书热中,四川文艺出版社独辟蹊径,出版了一套庞大的“当代报告文学丛书”。可以说,它对丛书热作着重要的补充和对应:当我们步履匆匆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或者回溯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应当更注重“走向现实”。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集合报告文学创作队伍,汇集出版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求系统全面地记录下我们的时代,就是一件顺乎时势义不容辞的事了。
在《当代报告文学丛书》里,我们可以读到可称之为“历史的悲歌和沉思”的一组反思十年浩劫的作品。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那段可悲的现实,唱出了那些忍辱负重者的悲歌与赞歌。这类报告文学作品与小说创作中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是同一时代思潮下的产物,不过从记录历史的角度看,报告文学是更真实更令人深思的。
改革无疑是我们时代最大最重要的现实。通过这套丛书,我们可以清晰地描绘出改革的轨迹:从农村改革到城市、工业改革;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形形色色改革家的风貌。可以说,如果我们要仿效司马迁,把它们汇编整理,它们就会是一部活生生的卷帙浩繁的“改革通鉴”。
当“神”的时代过去,人的自我意识觉醒、自我价值得到承认后,报告文学等同于英雄谱、劳模谱、冠军谱的现象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许多作家都打出了鲜明的理论旗帜:要写普通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他们的作品也大都真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通人的命运和向往追求。在这些普通人中,有陈祖芬笔下放弃出国机会的山村小学教师、终生为人作嫁的编辑,有谭楷笔下自荐当农民的奇人,有肖复兴笔下秉承传统美德的嫂子……七十二行的普通劳动者都在他们的笔下,真正获得了历史主体的位置。
除去以上几方面外,体育题材的作品在丛书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女排的五连冠、中国围棋、象棋旋风、国人关注的足球大赛、朱建华震惊世界的一掠等,都在这套丛书里留下了生动的记录。此外,这套丛书也没有放过那些颇有新闻价值的趣事逸闻、刑事案件、自然灾害等的报道。仅从消遣角度看,这些作品就有不亚于通俗小说的魅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